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

ID:57890421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_第1页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_第2页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_第3页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摘要:学生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思维能力不是孤立存在,要重试观察能力的训练,鼓励求异、求新,课堂优化、拓展。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词:思维;途径;手段;质疑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39-02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互动过程。要实现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真正地“动”,学生就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

2、要动手、动脑实践,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尤其是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要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的%己忆仓库”。一、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和发挥才智的空间、平台,就必须创设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必定承担错误的风险,因而他们都有所顾虑。紧张或不够宽松的课堂会造成学生承担风险的担忧增加,时常出现“启而不发”

3、或“沉默不语”的状态。教师应努力打破这一不利局面,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的做法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胆怯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各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条件,提供展示自我才智的舞台,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小组活动中有意识地让一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担任组长,给予充分的锻炼机会;老师放手控制权,让出一些权利给学生,比如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如应用题的解答;给孩子一点困难,如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

4、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学生不再是“观众”和“听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够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点。教学中力求语言风趣、幽默、谈吐大方,要常用激励性语言,再配上赞赏的目光来激发学生。在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打成一片,这种平等、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由创造才能,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再带问号走,养成良好的思维方

5、法。二、重试观察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首先,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及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三、鼓励求异、求新良好的思维方法的指导是教师导学的重点。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长

6、期培养潜移默化,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方法。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比长短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在激励情况下,竞想出了这么多方法:(I)8-3=5(厘米),(8+5)x2=26(厘米)(2)8-3=5(厘米),8+8+5+5=26(厘米)(3)8-3=5(厘米),8x2+5x2=26(厘米)(4)8x4-3x2=26(厘米)(5)(8+8-3)x2=26(厘米)看,多么棒的学生啊!我的想法是鼓励学生创新,允许标新

7、立异,与众不同,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说心里话,每当学生阐述自己独特的解法时,我不禁被学生的聪慧所折服,我想,如果鼓励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定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四、课堂优化、拓展多开展探究性活动和各种讨论争议,努力实现“题让学生做,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小结让学生自己总”。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中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方法,改掉学生的坏毛病——懒惰。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要拓展延伸,使学生数学知识来自课堂,探究来自于自我努力。我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为学生设置一些

8、让学生课下探究的问题,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无疑是诱导和挑战。比如奥数题,我尽管课上不教,也不赶时髦,但是我还是为学生提供一方蓝天。例如: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附:算式:仁(1/6-1/10)=15(棵L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加以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