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

ID:57891576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学案(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抓住现实的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年。第二节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制作人:邵性亮审核人:刘晓军上课时间:5月14日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2.理解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及条件。3.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及一定选择系数时下一代基因频率的计算。4.通过探索活动“选择使基因频率变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二、【需要补充的知识】一、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①基因频率=某基因数/该基因全部等位基因数,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个体数/总个体数。②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③计算方法

2、示例: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A基因频率=(2×30+60)÷(2×100)=60%;a基因频率=40%。④如果群体不变,自交和自由交配后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也不变,自交的基因型频率则发生变化。常见题型:(1)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例:中心血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血,其中397人是M型(LMLM),861人是MN性(LMLN),530人是N型(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据题意可知,M型者含有两个LM基因,MN型者含有一个LM基因和一个LN基因,N型者含有两个LN

3、基因,故本题应如此计算:LM%=[(2×397+816)/(1788×2)]×100%=46.3%,LM%=[(816+2×530)/(1788×2)]×100%=53.7%。(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例: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则A%=(18%×2+78%)×1/2=18%+78%×1/2=57%,a%=(4%×2+78%)×1/2=4%+78%×1/2=43%。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3)计算基因型频率例:在某一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

4、(bb)为16%,基因B的频率为60%,求基因型BB和Bb的频率。由B的频率为60%,有b的频率为1-60%=40%,设基因型BB的频率为p,Bb的频率为q,则有:p+1/2q=60%①16%+1/2q=40%②联立①②解得基因型BB的频率p=48%、Bb的频率为q=16%。(4)计算子代基因型频率例:假设某动物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9,b=0.1,其后代基因型为BB、Bb、bb,那么后代三种个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第5页共5页抓住现实的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年。。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的频率由0.9降为0.6,选择后地第二代的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为、、。若这种选择

5、继续保持不变,后代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是。选择前,因该动物种群中亲代的基因频率B=0.9,b=0.1,则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均有B、b两种类型,且B=0.9,b=0.1。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子代。子代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如下表。同理可得选择后的基因型频率。精子→卵细胞↓B=0.6b=0.4B=0.6b=0.4BB=0.36Bb=0.24Bb=0.24bb=0.16精子→卵细胞↓B=0.9b=0.1B=0.9b=0.1BB=0.81Bb=0.09Bb=0.09bb=0.01选择前选择后由上述数据可知,若选择继续下去,后代中BB将减少,bb将增多。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⑤影响

6、基因频率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迁移、遗传漂变(小群体中较明显)等。⑥“哈迪-温伯格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一自”(自由交配),“一大”(群体足够大),“三无”(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入和迁出)。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选择即环境对变异的选择,即保存有利变异和淘汰不利变异的过程。选择的实质是定向地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选择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主导因素,已经发生的变异能否保留下来继

7、续进化或成为新物种的基础必须经过自然选择的考验,则自然选择决定变异类型的生存或淘汰。自然选择只保留与环境相协调的变异类型(有利变异),可见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经过无数次选择,使一定区域某物种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得到加强,不利变异的基因逐渐清除,从而改变了物种在同区域或不同区域内的基因频率(达尔文只是在个体水平上注意到不同性状的保留与否,而不能从分子水平对自然选择的结果加以分析),形成同一区域内物种的新类型或不同区域内同一物种的亚种,或经长期的选择,使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