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

ID:57891704

大小:5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_第1页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_第2页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_第3页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_第4页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含磷污水处理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生物法,以及综述各种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生物法、化学法和近年来新开发的电解法、钙法和SBR强化生物法等单一工艺法,以及絮凝沉降-粉煤灰吸附法、化学沉淀-混凝气浮-活性炭吸附法和陶瓷膜混凝反应法等。关键词:含磷废水、磷的形态、化学方法、钙法、炉渣、石灰、化学方法特点、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前言水中磷、氮等元素超标,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我国较为严重,给工业、水产业、农业以及旅游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氮、磷等营养物质浓

2、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如A/O,A2/O,UCT工艺,主要适合处理低浓度及有机态含磷废水;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结晶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渗析、反渗透等工艺,主要适合处理无机态含磷废水。然而,有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高浓度的含磷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在目前的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只要是高于生活废水中的含磷量或者总

3、磷浓度在100mg/L以上就称为高浓度废水。高浓度含磷废水难以应用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进行去除,即便能去除也会对整个单一的生物法或化学法处理工艺造成极大的负担,使整个处理工艺处理效果降低或者无法连续运行。第一章水体中磷的来源排放到湖泊中的磷大多来源于生活污水、工厂和畜牧业废水、山林耕地肥料流失以及降雨降雪之中。与前几项相比,降雨和降雪中的磷含量较低。有调查表明,降雨中磷浓度平均值低于O.04mg/L,降雪中低于O.02mg/L。以生活污水为例,每人每天磷排放量大约在1.4~3.2g,各种洗涤剂的贡献约占

4、其中的70%左右。此外,炊事与漱洗水以及在粪尿中磷也有相当的含量。工厂磷排放主要来源于肥料、医药、金属表面处理、纤维染发酵和食品工业。在水域的磷流入量中,生活污水占43.4%为最大,其他依次为20.5%,29.4%与6.7%,生活污水43.4%工厂和畜牧业废水20.5%肥料流失29.4%降雪降水6.7%。·废水中磷的形态废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由于废水来源不同,总磷及各种形式的磷含量差别较大。典型的生活污水中总磷含量在3~15mg/L(以磷计);在新鲜的原生活污水中,磷酸盐的分

5、配大致如下:正磷酸盐5mg/L(以磷计),三聚磷酸盐3mg几(以磷计),焦磷酸盐lmg,L(以磷计)以及有机磷

6、中的有机磷也部分转化为正磷酸盐。由于上述原因,在废水除磷过程中主要关注正磷酸盐。受磷酸的电离平衡制约正磷酸盐在水体中电离,同时生成H3P04、H2P04一、HP042一和P04。,各个含磷基团的浓度分布随pH值而异,在pH值6~9的典型生活污水中,主要存在形式为磷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第二章化学法处理含磷污水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多种阳离子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结合生成沉淀物质,从而使磷有效地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电渗析除磷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只是浓缩磷的一种方法,它自身无法从根本上除去磷;生物法现在多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7、厂磷含量低的情况。与其他方法相比,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弹性大、除磷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一、钙法除磷钙法除磷在沉淀法除磷中,化学沉析剂主要有铝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其中石灰和磷酸根生成的羟基磷灰石的平衡常数最大,除磷效果最好.投加石灰于含磷废水中,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如下:5Ca2++7OH-+3H2PO4-=Ca5(OH)(PO4)3↓+6H2O(1)副反应:Ca2++CO32-=CaCO3↓(2)反应(1)的平衡常数KS0=10-55.9.由上述反应可知除磷效率取决于阴离子的相对浓度和p

8、H值.由式(1)可知磷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羟基磷酸钙,随着pH值增加反应趋于完全.当pH值大于10时除磷效果更好,可确保达到出水中磷酸盐的质量浓度<0.5mg/L的标准.反应(2)即钙离子与废水中的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钙,它对于钙法除磷非常重要,不仅影响钙的投量,同时生成的碳酸钙可作为增重剂,有助于凝聚而使污水澄清.上述工艺中第一级反应及沉淀主要是除锌,控制pH=8.5~9.0,投加聚合氯化铝,第二级反应及沉淀主要是钙法除磷,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