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

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

ID:57892791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_第1页
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_第2页
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薪酬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市场薪酬状况:  1.现在哪些行业薪酬水平较高?哪些行业薪酬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之间薪酬水平能悬殊到多大?  北京市社会和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处副处长和韧:我们每年都要对企业进行工资调查,从而得出全市年度的工资指导线。从去年的结果看,薪酬水平较高的行业包括:金融保险业、电力行业、社会服务业、邮电行业等,其中社会服务业指的是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这些高薪酬行业的特点都是相对比较垄断的行业。而老的制造业企业、传统的农林牧等行业的薪酬水平比较低一些。当然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薪酬水平也是不同的,比如外企与国企的差距就比较大。另外职位越高

2、差距也就越大,如管理岗位外企国企的差别就要大于熟练工人在不同企业中的差别。  中华英才网公关经理孙萌:根据英才薪酬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一些薪酬水平较高的行业包括电信、快速消费品和计算机、互联网行业,这里的快速消费品指的是像食品、饮料和烟草这样的行业,其中电信收入最高,平均年薪为57208元,快速消费品行业为48769元,计算机行业为45276元,互联网行业为44014元;薪酬水平较低的行业包括协会、学会、社团,平均年薪为19704元,社区服务和非盈利机构为19325元,政府、公共事业为17993元。另外,从事同样的职业,由于所在行业不同,薪资相差也很大,以每个行业都

3、有的人力资源、培训这一职业来说,电信行业的平均年薪是77967元,教育文化行业为28161元。  2.影响市场薪酬水平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和韧: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业之间的差距,如垄断性行业和一般竞争性行业之间就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比较明显,而后者企业间的差距就没那么大,这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二是由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决定的,效益好的企业薪酬水平自然就会高一些。  孙萌:最主要的因素是学历,近期调查显示,MBA年平均年薪达到82760元。博士为62132元,硕士(不含MBA)为61829元。本科、大专和大专以下分别为43680元,30142

4、元,20756元,他们间的平均年薪差距均达到1万元以上。  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薪资水平也层层拔高。31岁到45岁年龄段参加者的薪资相当丰厚,年薪均值均超过了50000元;而其中又以36岁到40岁的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参加者最为精彩,他们的年薪均值超过60000元。20岁以下年龄段的薪资水平最低,年薪均值只有15479元。而年龄段之间增幅最大的是21-25与26-30岁的阶段,后一阶段的薪资水平比前一阶段增加了50%以上。46岁之后,薪资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定水准。  海外的工作经历确实能给人带来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参加者年薪均值达到了没有海

5、外工作经历参加者的1.6倍。  3.薪酬水平是否每年都要保持一个增幅的水平?如有,幅度是多少?  和韧:应该说是每年都在稳步增长,统计局调查的数字显示,去年社会平均收入增长在10%以上,所谓社会平均收入也叫社会平均工资,它是指城镇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  孙萌:据近期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下半年薪酬水平只比上半年上升了1%。所以有人说“薪情沉闷”,以往基本上每次有增加。  4.今年的薪酬水平会继续提高吗?提高幅度会怎样?  和韧:去年、前年的薪酬增长幅度都不低,像1999年比上一年增长了12%,2000年比上一年增长了14%,2001年比上一年增长了15%。

6、薪酬水平的提高跟政府的目标有关,跟拉动内需也有关。今年国家的目标还是推动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包括提出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因此收入还会是稳步增长的。  孙萌:会有小幅增长,但根据目前经济与就业的形势,明显增长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5.按照国际惯例,单位付给个人的薪酬每年应保持在多少增长幅度是比较合理的?  孙萌:据我了解企业单位付给个人的薪酬每年应保持在6%-10%左右是多年来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但这两年由于经济形势不好,使这一比例被打破了,很多大公司近来都没有加薪。  6.与外地比较,北京的薪酬水平如何?  和韧:在大城市中北京的薪酬水平能排在前几名的位置,

7、广州、上海、深圳的工资水平要比北京高一些,像广州和深圳都属于开放较早的城市,上海的经济基础本身就比北京好。  孙萌:北京位于第3,排在深圳和上海之后。  二.薪酬发展的趋势  1.在薪酬结构上现在是否出现了新的趋势?  和韧:现在强调是多种分配要素要结合,但按劳分配还是主体,因此工资收入还是占主要部分的,员工持股可能会占一定的地位,但那不是劳动报酬,是按资分配。所以我们的调查结果为什么叫价位而不叫价格,因为我们讲的是人工成本,是概念到岗位的,这里也要看是什么岗位,像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者他们的按资分配有可能超过工资收入,这是特殊的岗位,一般职工不会是这样的。另外工资

8、从保障型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