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

ID:57895335

大小:1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_第1页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_第2页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_第3页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烷的制法与性质韦骁珉化学四班@qq.com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2.练习关于甲烷的实验教学方法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材料与试剂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托盘天平、研钵、水槽、镊子、药匙、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火柴、集气瓶、玻璃片无水醋酸钠、、、酸性溶液、溴水、澄清石灰水四、实验内容1.甲烷的制取(1) ∶∶=1.5∶0.4∶0.4,的量可以较随意,多一些试管腐蚀较轻,少一些腐蚀较重。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取4.5g处理好的无水醋酸钠,1.2g和,将取好的药品分别在研钵中研磨成细粉,研磨后用玻璃棒将三者搅拌均匀,用纸槽将

2、其装入大试管。(2)将仪器如制装置一样装好,先均匀预热,再集中火力由管前向管尾加热,收集一试管甲烷先验纯(甲烷的爆炸极限的体积比为5%~15%),再用排水法收集甲烷。2.甲烷的性质(1)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未褪色。(2)甲烷与溴水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现象:溴水颜色未发生变化。(3)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甲烷经验纯后点燃。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取下烧杯,在烧杯中倒入澄清

3、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生成。实验现象:甲烷燃烧火焰微黄,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在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本质:;(4)甲烷与氧气混合爆鸣实验。先用排水法在集气瓶中收集1/3体积的甲烷,再以和制取氧气,在同一集气瓶中用排水法收集2/3体积的氧气,盖好瓶口,用抹布包住集气瓶,瓶口对住火焰点燃,瓶口微微向上倾斜。实验现象:发生爆鸣。五、注意事项   1.此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即使是新购回的无水醋酸钠,亦应事先干燥后再使用。   2.该实验中的CaO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中的水分、减少与玻璃的作用

4、,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的逸出。3.研磨时,最后研磨,因为易吸水。4.给混合物加热时,应由试管前部向后逐渐移动并缓缓加热,若加热过猛,也会发生生成丙酮的反应。5.吸取试剂瓶中的试剂时,先提,再挤,然后吸,再放,这些动作都要垂直,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也要垂直悬空。6.做甲烷爆鸣实验时,集气瓶口应微微向上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六、思考与讨论   1.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的反应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反应,它由以下过程组成。   链引发:→+   甲烷生成:+→+   碳酸钠生成:+→+链终止:+→   当反应的温度过高时:   +→

5、+   链终止时产生:2→+2.甲烷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的原因有:燃烧不充分;甲烷气不纯。如制气加热过猛或用量不足,还会发生两分子醋酸钠生成丙酮:2→+当丙酮混入甲烷,火焰就夹带有黄色。七、相关文献与重点文献综述在甲烷的制备中,若直接用普通醋酸钠与混匀,放在试管里加热,由于醋酸钠含结晶水,易吸湿,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混合物呈熔融状,不利于甲烷生成,易使试管炸裂,实验不能成功。若用已干燥的与混合加热,由于两者极易炸裂,实验仍不能成功。若用已干燥的、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加热过程中混合物较干燥、膨松,甲烷生产量较大,现象较明显,但试管不易刷洗。若过量,加热时会分解出丙

6、酮,甲烷燃烧火焰便带有黄色;若过量,则试管极易炸裂。若用铁粉及二氧化锰代替碱石灰,加快了反应速度,混合物较膨松,生成更多的甲烷气体,催化作用较好,而用炉渣灰则可以减少实验花费,混合物更疏松,反应速度加快更有利于甲烷的逸出,试管更不易炸裂,而且实验完成后,试管更容易洗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吸水剂、催化剂。所以我们得出“甲烷的制备”的实验条件: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必须“无水”,催化条件,碱石灰“一般”,铁粉、二氧化锰“较好”,炉渣灰“较理想”。【1】在甲烷的制备中,生石灰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稀释混合物的浓度,使反应物疏松,让生成的甲烷气体易于逸出;降低固体氢氧

7、化钠高温时跟玻璃作用的程度,以防止试管的破裂;氢氧化钠的吸湿性很大,水分的存在对甲烷的生成会产生一些副面影响,而生石灰有着很强的吸水性,可克服这个缺点。由此可见,碱石灰的用量很关键。反应物的配比也很重要。反应物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配比对甲烷的产率有重要影响,如果醋酸钠过量,受热后会分解出丙酮,降低甲烷的产率。加热混合物时,若先加热试管末端处然后将火焰逐渐前移,结果会导致最初生成的甲烷气体易冲散混合物的细粉质粒,甚至会堵住导管口。所以应采用由前往后的加热方法。【2】倘若装置仪器时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此时生成的丙酮就可积存于管口,减少了丙酮受热气化混人甲烷的可

8、能性,因试管是热的,实际上采用此装置,总有丙酮蒸气挥发出来,同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