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

ID:57905347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1页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2页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3页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涵洞混凝土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记录表工程名称新建铁路福州至厦门站前工程II标段分部(分项)工程DK131+700〜DK132+200段涵洞工程交底项目混凝土施工图纸名称、图号1、工期及主要工作量:构造、尺寸、限界、要求:(1)计划工期2006-10-10〜2006-12-30完成。(2)施工中采用P.O32.5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料量(kg):水泥285细骨料756粗骨料1170水1442、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型号、规格和质量要求(包括下料单名称编号)主要设备:插入式震捣棒,混凝土运输车。质量要求:混凝土结构表面须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裸筋、

2、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3、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1)在装运混凝土前,须认真检杳运输设备内是否溜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楚干净。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30min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2)混凝土运输车须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十•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十•发声离析现象时,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3)运输混凝土时,运输道路应平顺、牢固。(4)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己

3、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到达浇筑现场时,须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须清洗干净。(5)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英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采用插入式振动时,浇筑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o(6)混凝十•浇筑应连续进行。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型的时间。(7)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

4、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o(8)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十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C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泌水。(9)浇筑混凝土期间,须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4、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包括“施工工艺”项目、“单项作业标准”项目、代号)测量放线一开挖基坑〜地面承载力检杳〜立模一报检一浇筑混凝土(做抗压、渗试块)一覆盖养生附图交底人签章接底人签章注:此表写不下可用附页。如

5、质量、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写不下用第三张填写。技术交底记录(附页)一、技术要求:(1)浇筑混凝土时,须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2)从高处克接倾卸混凝土时,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超过2m吋设碗溜槽。(3)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须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须加强检杏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4)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口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需变换震捣棒在混

6、凝十•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5)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二、质量标准:(1)须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n(2)混凝十•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十.,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和用水相同。(4)采用星料布覆盖养

7、护的混凝土,其蔽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幫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6)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7)混凝土表而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交底人接底人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新建铁路福州至厦(1站前工程I【标段DK131+700-DK132+200段涵洞工程交底项目混凝土施工(1)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须提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基坑顶面须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3)基坑开挖时,不得采用局部开挖深坑及从底层向四周掏土。(

8、4)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口不应小于1.0m,必要时应采取其他措施。(5)基坑开挖吋,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