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

ID:57905533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1页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2页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3页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4页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祁门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调研与思考祁门县紧紧围绕全面实施“443”行动计划加快实现“三最”冃标,为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谋求更加切合实际的对策,组织开展了这次全面而深入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农业、林业、中药材、旅游、农村工业和环保六个调研组,我们农业调研以一个星期时间,抽调有关人员分别对八个乡镇、三个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有关生态农业专题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我县生态农业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自然生态是我县最大的资源优势。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区,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林密,现有耕

2、地面积12」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6%,茶园面积1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2%,林业用地面积29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7」%。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整个行政区划位于北纬29。087、东经117。12’至117。57’Z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C,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717.6毫米,极有利于作物生长,境内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系为阊江、新安江、秋蒲、青弋江四大水系Z上游,水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和林区及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均达(或超)国家一、二级标准。这些有利于发展生态经

3、济的最基本条件,在全国县份中为数不多。(二)现阶段我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农业部门抽样调查:2004年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民人均收入2373元,比上年净增261元,增幅12.3%o我们从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上考量,生态农业建设已全面启动实施。突出表现为:一是以草原保护与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重点生态农业项冃,顺利实施稳步推进。二是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着力点,致力于抢占先机,我县传统优势产业一—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4、全县14万茶园全部通过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其中通过欧盟BCS有机茶园认证1万亩。为我县茶业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要支撑的生态工业,全县上下日益形成了广泛共识,摆上了加速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主体地位。四是国家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毋庸讳言,尽管我县生态农业建设有着良好基础条件和有效的现实作为,但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现表岀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岀o一是代表农业经济水平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以茶叶为例,解决茶叶

5、农残问题,已成为各加工企业,特别是茶叶出口加工金业急切的呼唤。二是农业频繁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加Z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难以保障。三是农业的综合效益问题。突出表现为因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率低,往往是靠大量消耗有限的资源而换取少许的收益。事实将证明其终究是得不偿试的。二、我县生态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抓生态农业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是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就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是,这条路子究竟怎么走?(一)产业定位。通过调研,客观分析祁门基础条件和生

6、态农业发展现状,立足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是打造山区生态经济强县的切实着力点。祁门茶业发展有着资源、品牌、文化三大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我县生态农业产业建设重点宜定位在以茶业产业为主,林业、药业、食用菌、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思路上。(二)优势与潜力。茶叶历来是我县传统产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涉及到农村千家万户,一直是我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真正是我县影响最大、潜力最大、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近十年来,祁门茶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果。一

7、是在坚持低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早生优质无性系良种和无公害技术。二是加工名优绿茶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名优茶产量产值占总产量总产值的比重点由1994年的6.3%和22.0%提高到2003年的58.9%和81.9%,红绿茶平均价由1994年的8.6元/kg提高到2003年的24.5元/kg。三是积极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制定了以祁门红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19项。全县原有的120家红、绿茶初、精制厂通过体制创新与技术改造,已有16家达到一定规模。以金东大市场为中心的城乡茶叶交易市场,为广大茶农95%以上的名优绿茶提供了交

8、易平台。近三年来,全县茶农收入稳步增长。据农委统计:冃前全县农民人均茶园面积0.93亩(不含土地承包到户后新发展的)。2003年茶叶总产值7386.6万元,亩产值527.6元,均比2(X)2年增长14%以上,茶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7.3%。今年全县茶叶总产值8500万元,亩产值607元,比上年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