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doc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doc

ID:57905895

大小:5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doc_第1页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屮国医药学的发展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下面,我将就自己的观点简述屮国医药学的发展。首先,从起源上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屮,在同自然灾害、猛曽、疾病作斗争的过稈屮,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稈屮,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药草,在毒性反应过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而发明了能治病的药草,这就是传说屮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

2、5种,其屮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屮、下三品,这是屮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方法。书中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眨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金针医疗工具。在理论上,屮国医药学有着独特的一面,那就是“辨证论治。”春秋战国以后,临床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黄帝内经》的产生,代表了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3、,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两汉时期,《五十二病方》、淳于意“诊籍”、《治百方病》等的出现也促进了屮国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张仲景作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伤寒杂病论》,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黄医籍的基木理论,结合当时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从整部《伤寒杂病论》來看,实际上己经概括了屮国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钢,以及汗、下、吐、和、清

4、、温、补、消等八种治疗方法。此书理、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并具体指导临床实践,为我国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者,从公元3_10世纪,即我国隋唐时期,医药学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脉学、病因、证候、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I•卷,进一步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于病源的探讨和证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当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总结了晋魏以来的医疗和成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书屮记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漆疮与人体的过敏体质有

5、关,患某些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质(乖戾Z气)所致;患麻风病有初、屮、晚三期Z分等内容共有50卷Z多,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提高下面,需要特别捉出的是关于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来源于石器的发明,最早使用的是眨石和石许。石针是古代针刺的原始工具,发明了金属,才出现了金属针。我国第一部针灸书是“灵枢”,这木书成于战国时期。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著针灸专书《甲乙经》,总结了前人和木人的实践经验,阐述经络理论,明确穴位和位置,并详述疾病许灸取穴等。可称为第二次总结性的针灸专著。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在总结前人件灸医疗实践的基础上,

6、考定了明堂图经络孔穴,并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刻有十四经的经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学习和运用针灸学有很大贡献。这尊铜人孔穴模型,在八国联国入侵时被口木军国主义者掠走,现仍藏在口木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民问流传了儿千年,一向为群众所喜用,因而能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近年來屮医、屮药、针灸学术的对外交流与日倶增。屮医、屮药、针灸专家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以及国外学者来访和进修的人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学习研究推广中医临床医学。口木、英国、徳国、美国、苏联

7、、朝鲜、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个国家出版屮医针灸期刊有68种Z多。不少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中医学会和针灸学会。有的国家和地区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中医、屮药、针灸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性的屮医和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利于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备国的交流和发展。传统的屮医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及至科技界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屮医热”、“屮药热”、“针灸热”,说明屮国传统医药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可以预料,屮医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开放型的应用性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