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修小结.doc

个人研修小结.doc

ID:57914238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个人研修小结.doc_第1页
个人研修小结.doc_第2页
个人研修小结.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个人研修小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付慧萍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242300在素质教育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应由面向结果转向面向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参与知识点形成、得出解答结果的过程。教学效果的衡量就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点多少为标准的。在传统的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是自己的演说一样,以单向传递信息为主,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就像“量杯”一样,机械“灌输”,将自己灌满为止。老师跟学生之间是陌生的,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心灵的沟通,能将他们联系的就只有数学符号和笔。数学是当代人生活的必备条件。因此,数学成了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所

2、有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成了高中最难学的一门课之一。但我发现,随着教师长时间的教学,对于做常规题都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见多了,一看就习惯性的用什么方法去解题。在课堂上,只要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老师的解题方法,老师马上接上话去,顺承解出了题目的答案,也不再理会别的学生的思想和方法。别以为学生记忆有多棒,他们的遗忘症比我们还严重,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只是肤浅于表面。案例:已知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这是在今年高三视导上一位老师出的一道题。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底下有学生用“乘1法”做出了这道题,老师也就没再解释什么。在这期

3、间,我们也巡视了学生的做法。(1)最快的学生答案马上写出是5。我还纳闷怎么会是这个答案。推敲了一会,估计是受均值不等式“a=b”这个条件的影响,当且仅当“a=b=1”时取最小值。下课跟他们一说,发现还不止一个学生是这个答案。(2)坐我旁边的学生的答案是4。这是经常错的答案。两次使用均值不等式,没有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错解一: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为错解二:老师在讲解完这题后没有观察学生的做法,实质学生对均值不等式是熟悉中的陌生,经常会忘记等号成立的条件。高三时期,主要是让学生补缺补差,提醒学生重点的,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4、,无论哪个年级,都得以学生为主,多看看我们学生的做法,走进他们的思想。要走进他们的解答思想,最好的做法就是走下讲台,与学生多沟通。1、走下讲台,找到学生的做题误区学数学做题是避免不了的,老师在讲题的过程中,重视的是解答思路,思维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到概括再到应用。但是在一节课40分钟的紧迫时间里,当揭示了解答思维的过程后就忘记了学生的错误思维,把学生“逼”着走。试问:这样一节课的教学,学生真的能掌握多少?我们一届一届的教,学生可都是新的,他们的思维是全新的。就像上面的案例一样,我们应该给自己时间,下讲台走走看看,暴露他们的错误解答过程,

5、然后给予相应的解释,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知识点的形成,掌握这个知识点,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我们不怕暴露,就怕不暴露。否则我们的学生看似完美,一到考试就会状况百出。2、走下讲台,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堂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老师是神圣的,是严肃的,出了上课跟老师见面外,其余时间碰见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避之不及。数学是枯燥的,学生学的累还得学。这两点加在一起,学生对数学老师是无奈的。这需要我们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地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变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这一切体现在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下讲台,与学生之间多一点交流,哪怕是眼

6、神上的交流也好。我们在听歌手演唱会的时候,当他们一下舞台与观众互动时,氛围顿时就会变得不一般。教师的讲台不就像舞台一样,学生就是我们的观众,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关注他们。一道题呈现,在给他们练习时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下去转转,一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知道他们的存在,知道老师在关心每一个学生,没有歧视;二是看到他们做出来的时候,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哪怕就是一个“好”字,也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发现他们做的不对,我们可以指出错误之处,及时帮助纠正,让学生知道错误得到的不会是讽刺、嘲笑。其实,下讲台有时还能发现比自己解法还要好的做法。这个时候若有对学生的

7、鼓励,对学生数学的成长是事半功倍的。3、走下讲台,改变学生的课堂精神状态学生怕学数学,越怕越学不好,越学不好上课越没精神,没精神上课就想睡觉。在我们的学生中很多是基础较差的。大多数班主任喜欢将基础差的放在教室最后,所以经常出现场景:后一排全体卧倒。避免这种现象是可以的,只要教师多下讲台,在他们身边转转,久而久之是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学生精神好了,老师上课才更有劲。我在这一届的学生课堂上就这样做了,事实证明,效果是明显的。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深厚的功底自然是前提,但课堂教学是门艺术,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其

8、功效。多下讲台就是艺术途径之一,多与学生交流,让我们的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精彩往往在学生中绽放,走下讲台才能看得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