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

ID:57915348

大小:97.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_第1页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_第2页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_第3页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_第4页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一.检验氧气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气体为氧气检验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分别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旺的为氧气;继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为空气;迅速熄灭的为二氧化碳。二.(1)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熔沸点低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

2、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硫在燃烧时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生成二氧化硫避免污染空气。为什么磷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1)、防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集气瓶破裂(2)、吸收产生的P2O5,防止污染实验前应将铁丝用砂布打磨,除掉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氧化膜,有利于铁丝燃

3、烧。夹持木炭和铁丝的坩埚钳要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目的是与氧气充分反应,防止产生的热量使氧气逸出。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铁丝末端要系一根火柴目的是引燃铁丝,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火柴要等到将要燃尽时在伸入集气瓶中目的尽量使火柴少消耗氧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氧气中不同,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铁丝伸入集气瓶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分析原因:1.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油漆2.氧气的浓度太低3.火柴没有将铁丝引燃。三.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

4、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四.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的。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IJ固固加热型为A和J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J为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固液常温型为B,C,D,E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

5、温下所以选择发生装置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C比B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D的优点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E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F,G,H,I为收集装置F是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又不污染空气与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G是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又不污染空气与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H是排水集气法适合于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但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干燥不纯净,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而不干燥。I装置为万能瓶,气体从a进b出为向上排空气法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中各成分不发生反应;气体从b进a出

6、时为向下排空气法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与空气中各成分不发生反应。集气瓶中注满水气体从b进a出该方法为排水集气法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又不与水反生反应。五.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为固液共存,反应条件为常温,可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B、C、D、E收集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实验装置:(以装置C为例)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先用弹簧夹夹紧导气管上的橡皮管,从长颈漏斗向其中注水,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面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装:将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3.定:固定仪器和装置4.加: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5.收:

7、收集气体注意:1.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代替。如装置D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控制反应速率。3.装药品时为防止液体飞溅,先装固体后装液体。1.装置E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控制反应停止的原理时关闭弹簧夹,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变大,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先将导管的一端侵入水中,再用水握着试管外壁,若观察到水中

8、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装:将药品装入试管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定: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