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搭一搭”.doc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

ID:57919462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4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_第1页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_第2页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_第3页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_第4页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搭一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搭一搭”。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

2、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教材分析: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物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实物观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由浅及深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创设“比赛”情景一(观察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规则,无遮挡)////(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3)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

3、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一。(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2、创设“比赛”情景二(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2)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

4、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项目二)(3)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4)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5)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二、小组实践活动: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正面)

5、(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上面)(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三、反馈练习,

6、深化体会认识。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正面)(左面)(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4)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能说一说为什么搭的不一样吗?(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2、两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D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

7、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四、小结(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2)师: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从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代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小立方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8、从二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创设宽松,和谐,赏识的课堂环境,相信学生,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启迪生思维灵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