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

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

ID:57923303

大小:424.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增刊华北地震科学Vo1.33,Supplement2015年7月N0RTHCHINAEARTHQUAKESCIENCESJu1.,2015张艳玲,褚少辉,张涛.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EJ].华北地震科学,2015,33(s):24—26.单速度低应变法检测既有桩基的应用研究张艳玲,褚少辉,张涛(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21)摘要:在新建建筑桩基单速度低应变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单速度低应变法对既有建筑桩基桩身完整性检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单速度低应变法能够较好地检测既有桩基的完整性,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单速度低应变法;既有建

2、筑;桩基检测;桩身完整性中图分类号:TU47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1375(2015)S1—0024—03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5.z1.0070引言2仪器设备单速度低应变法是采用单个传感器,通过在桩本工程采用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往下RSM-PRTM双通道基桩低应变检测仪进行检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配套设备有低应变加速度计、手锤等。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产生反射波,通3试验方法及要点过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进而判断桩

3、的完整性_】]。为了解选取的3根桩的桩身完整性,在上部结对于新建建筑桩基检测,单速度低应变检测方构未拆除的情况下,采用顶置法对该桩进行了检测。法是一种常见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顶置法采用的是传统的顶置式传感器。度快、费用低的特点。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利用单速检测参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度低应变法对既有建筑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所2014)执行。对于带有承台的被检桩,将加速度计安得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装于承台顶处(图1),在承台上竖向敲击,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均大于3。对于新补的桩,在1工程概况桩顶面中心点敲击,加速度计安装在桩顶面距

4、桩中沈阳某小区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与心点2/3半径的地方进行采集,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沈抚大道交汇处,沈抚大道的南侧,西北侧隔沈抚大有效信号数均大于3。现场检测示意图见图1,现场道与东湖学校相望。主体已于2014年4月30日完检测图见图2。工,外装修尚未进行,该建筑东西长51_40m,南北宽17.25m,为地上26层,地下1层的剪力墙结构,总高度70.30m,建筑面积约为22000m;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由于房屋倾斜,为查明原因,选取该试验场地的3根桩(

5、1根为既有建筑下面的桩,2根为新补的桩)进行了单速度低应变动力测试,判断桩身完整性。图1基桩反射波法(单传感器法)现场检测示意图收稿日期:2015—05—10作者简介:张艳玲(1987一),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加固设计等工作E—mail:zhangyanling2OO8@163.corn26华北地震科学表1单传感器法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结果表反射波波形正常,桩身完整,属于I类桩;实测曲线3为新补的3#桩的低应变测试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桩顶4.31m处反射波出现异常,桩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Ⅱ类桩。5结论本次试验借鉴新建筑地基基础的单速

6、度低应变测试,对既有建筑3根桩进行单速度低应变法测试,其中1根为既有建筑下面的桩,2根为新补的桩,本次试验采用单速度法测试3根桩,其中1根结果发现:桩长基本在7~8m,桩身平均波速在为既有建筑下面的桩,2根为新补的桩。测试结果:3500~3700m/s。对于既有建筑基桩,在原有桩桩长基本在7~8m,桩身平均波速在3500~承台上面竖向敲击,在承载桩顶安装加速度计,能够3700m/s。从实测曲线I看出,在承台顶部垂直安较好的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单速度低应变法可用装单速度传感器时,桩顶锤击,实测波波形完整,既来检测出既有建筑基桩完整性,对以后类似工程提有建筑I#桩桩身完整,属于I类桩

7、;实测曲线2为供借鉴意义。新补的2#桩的低应变测试曲线,从波形可以看出,参考文献:1-13陈凡,徐天平,陈久照,等.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高峰.桩基工程动测技术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E3]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I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TestingofPileFoundationExistingBuildingsAppliedResearchinLowStrainI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