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ID:5794178

大小:3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4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1页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2页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3页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4页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4.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进一步了解中国城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等材料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摄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探讨,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3.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见解,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问题剖析中,激发学生探

2、究问题的兴趣和动机;2.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教学重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教学难点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具设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从本校——长沙市田家炳中学(东校区)校址十四年以前(1996年)还是一块块菜地说起,而今已经是高楼林立的一片繁华的市区,引入新课。【板书】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城市化【活动】展示一组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尽可能获得有关城市化的知识信息。然后,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完成下列设计:1组:什么是城市化?2组:城市化过程中

3、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组: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组: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成哪些类型?【点拨】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

4、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乡村—城市转型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读图思考】读课本P37图2-13,思考: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6【过渡】世界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那么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板书】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下列各题: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2、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3、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

5、化有何影响?4、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5、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城市化的进程有何影响?【点拨】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电气化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普遍应用科技发展蒸汽动力代替水力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

6、、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城市化农业人口到煤铁产地从事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在煤铁产地出现城镇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工业生产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能够提高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第二、三产业【总结】6第二课时【新课导入】【板书】三、城市化特点【活动】展示学习材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以及图片“日本东京城市景观”、“传统建筑与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获得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的有关知识。学生完成以下练习:1、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

7、这种现象的原因?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化产生的原因、后果等方面,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4、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谈谈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教师小结】61、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边缘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做“钟摆式”移动。此种现象又叫逆城市化。2、不合理。理由是: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是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

8、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