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

ID:57958903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回龙镇小业务小学习材料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目的: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

2、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

3、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想我们要实现这样四个转变:评价原则:1、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学生,不仅是一对一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小组内外的群体评价,不仅是真实的人物来评价,还可以是虚拟的学习伙伴来评价,例如:在某教师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闯关后屏幕上出现:祝贺你过关!的字样与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当关注评价的客体,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与行为

4、主体进行评价,还应关注群众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倾听者、协作者等。2、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体态语言达到评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者评价,比如学习伙伴的语言提示,比如电脑课件的动画效果,比如卡片评价、课堂表现记录卡等。3、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

5、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千万不要让你含糊不清的笼统评价成为善意的谎言!4、评价效应从短效到长效的转变。3课堂上的学习评价一般都是瞬时评价、即兴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当前的行为表现,它所具有的效应也多是短期的,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受课堂的局限,而应当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一种学习成果与阶段评价、学期评价相结合,把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不孤立任何一种评价形式,从而建立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评价也发挥它的延迟效

6、应,让课堂评价也成为学生一个基本信息,为学生的长效发展服务。如果说好的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的美丽,那么好的评价就是一种生成的艺术。那么如何让评价展现艺术的魅力呢?我认为应该要找到好的评价策略:A、以“问”促评:不言而喻,以问促评就是教师通过提问、设问或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动他评,让学生有评价的意识。例如某位老师在教学前的复习检查中直接提问:例:教师幻灯片出示50+1258+540+75+2530+20学生独立直接写答案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师:看看自己算得怎么样啊?生:非常棒!师:那就在自己的口算纸上画两个小星,表扬一下自己!再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我们可以以反

7、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以设问的形式给出评价,引导学生二次探究,也就是说将错误当成是正确的答案进行再探究,激发使其“错误”与“正确”发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矛盾是激化现有知识与固有知识的本质区别的原动力,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则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才会深入的展开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此过程真是学生体悟新知识形成过程,才会更有效地建立新知的连结点,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也有助于知识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时探究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会不停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