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

ID:57976626

大小:57.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8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_第1页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_第2页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_第3页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_第4页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路基路面工程期末总复习1、路基路面的作用:路基是道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结构的基础。路面是道路行车部分的铺装,有了路基路面,车辆才能沿着预定的路线通畅,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运行。基本要求: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2、路基的分类: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路面的结构组成:面层,基层,垫层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变异性大,分期修建,结构形式简单但是复合结构,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相互作用,与环境相互作用牵涉范围广3、轴载换算的原则:同一种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疲劳损坏程度时,相应的作用次数被认为是等效

2、的。换算公式(换算系数公式):Ns为每日通过的标准轴载次数,下标s为标准的,i为i级轴载Ps=100KN,α为反映轴数、轮组数的影响系数。4、在路基路面设计中,要考虑行车荷载因素:轴载大小,接触面面积,竖直压力和水平压力,轴载谱,轮迹横向分布,使用年限内轴载的重复作用次数等。5、影响路面温度状况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为气候条件):气温、太阳辐射、风速、降水和蒸发等内部因素(路面结构的热特性):材料的种类、内部结构、湿度及表面特性等方面评估路面结构状况两类方法:1.理论分析法,用传热学和气象学建立微分方程求解。用此法

3、时各种假设要符合实际,选取计算参数值要恰当。2.经验统计法,采用回归分析得出经验公式,但往往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路面结构。6、影响路基湿度状况的因素:(1)大气降水和蒸发(2)地表径流、路基周围的积水(3)路基下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4)温度路基平衡湿度:路面采用不透水结构,将减少的降水和蒸发对路基湿度的影响,此时,在道路建成后的二三年内,路基上部中心附近的湿度会逐渐趋向稳定,此时的湿度称为路基平衡湿度。评估路基湿度方法:1、按所属自然区划和路基干湿类型预估,简单方便,但只能粗略估计。2、通过沿线的现场调查预估

4、,较为准确,多限于已建道路,不适用于未建道路。3、通过对条件相似的现有道路调查预估,适用于未见道路,但准确度依赖于道路间的相似程度。7、路基路面结构设计要考虑的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应力-应变关系、变形累计强度特性:抗剪、抗拉、抗弯拉、疲劳强度8、疲劳试验加荷方式:1)控制应力的疲劳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每次施加的荷载或应力值保持不变。这时由于试件内的微裂纹逐步扩展,材料的劲度不断下降,应变不断增加,最终导致试件破裂。2)控制应变的疲劳试验:不断调节(减少)所施加的荷载或应力,使试件产生的变形或应变值保持不变。如何选择加

5、荷方式:前一种试验疲劳破坏以试件出现断裂为标志,后一种试验并不出现明显的疲劳破坏现象,只能主观地以劲度下降到加荷200次时的某一百分率(40%或50%)作为疲劳破坏的统一标准。9、劲度:反映沥青和沥青结合料在给定受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参数,称作劲度模量。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劲度除了受沥青劲度、混合料中集料的体积和沥青的体积之外,集料的组成、压实的方法和空隙率以及侧限条件等10、路基的回弹模量: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土基回弹模量表示土基在弹性

6、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地基反应模量:反应一定荷载条件下,荷载同总弯沉量的关系,也用来表征地基的强度。11、加州承载比:CBR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路基土和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试验方法)作用:用来表征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并采用碎石的承载力为标准,以相对值表示。12、一般路基:工程地质

7、和水文条件良好的地段修筑的填挖不大的路基路基设计内容:断面形式和尺寸、基底处理、填料和压实要求、排水、防护与加固13、路基病害的类型:路基的变形(路基的沉陷、沉缩等)路基的整体失稳(路基横向、纵向的整体滑移等)边坡的损坏(坍塌或崩塌、滑坡、碎落、剥落等)特殊地质水文情况下的损坏(路基的冻胀翻浆、泥石流水毁等)冻胀、翻浆影响因素:1 土质:粉性土由于毛细水上升较高且快,具有最强的冻胀性,最容易形成翻浆;粘性土的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有在水源充足且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冻胀与翻浆。2 水:冻胀与翻浆的过程

8、,实质上就是水在路基中迁移、相变的过程。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重要条件。 3 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基本条件。而冻结速度和负气温作用的特点对冻胀与翻浆的形成有很人的影响。冻结速度越慢,越易形成病害。4 路面:冻胀与翻浆都是通过路面变形破坏反映出来的,因此路面类型及路面厚度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比如透气性越好的路面类型及厚度较大的路面结构,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