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

(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

ID:57979153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5

(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_第1页
(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_第2页
(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案1)识字8 人之初(含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识字8人之初[设计说明]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牛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之、初、性”等生字,会写“之、相、近”等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

2、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明白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2.教师播放小学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学生观看)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那么我们先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2.

3、口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3.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教师重点指导正音。(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2)多音字:教,jiao(教书);jiao(教师)。三、朗读课文,理解含义L熟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帮助。(2)小组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2.教师出示课件,理解句子含义。(1)今天我们学的《三字经》中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2)今天我们学的《三字经》中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3)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全文含义。人生下

4、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吋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雕刻打磨,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四、再读课文,尝试背诵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2.学生赛读。师生齐读。3.口由背诵

5、。口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4.师生互动,考考你。(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5.全班拍手背诵全文。6•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7.写出本课所学生字中的一组反义词。()——()五、写字指导,读记词语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2.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3.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之:最后一撇要一波三折,要舒展。义:起笔是一点,要在一撇一捺交叉的中线位置。学习“1_”的写法。5.

6、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六、拓展升华1•同学们,今天所学的《三字经》告诉我们要保持善良的心,要努力学习。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懂知识,懂道理的好孩子。2.老师补充讲《三字经》中的故事“盂母三迁”,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3.课后耍求学生熟读并背诵《三字经》中的其他内容。4.读_读,记一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学板书]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7、,人不学,不知义。[教学反思]本课所学内容是《三字经》的一部分,主要是从教育和学习两个方而来讲的。本文内容虽然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理解起来较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活泼的舞蹈视频和朗读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