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土壤.ppt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

ID:57979619

大小:49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9-04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_第1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_第2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_第3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_第4页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与土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生长与土壤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陈桂玉概述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的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生活因素的能力。因此我们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土壤肥力根据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人为肥力是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肥力。土壤肥力根据土壤肥力的经济效果,土壤肥力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有效肥力是指在农业生产(当季生产)中能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果的那部分肥力。潜在肥力是指暂

2、时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当季生产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那部分肥力。土壤的组成一、土壤的固相组成二、土壤的液相组成三、土壤的气相组成土壤的组成体积比固相液相气相矿物质占38%以上有机质仅12%以下孔隙占50%左右重量比矿物质—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有机质—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固相--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的统称。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磷等10种元素占土壤矿物质总重的99%以上。以氧、硅、铝、铁为最多,称之为土壤的骨干部分。(一)土壤粒级粒级:按照土粒直径(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的若干个

3、等级。土粒一般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四个基本粒级。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二)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质地类别质地名称颗粒组成(%)砂粒1~0.05mm粗粉粒0.05~0.01mm粘粒<0.001mm砂土粗砂土细砂土面砂土>7060~7050~60――――壤土砂粉土粉土>20<20>40<30粉壤土粘壤土砂粘土>20<20>50<40――>30>30粘土粉砂土壤粘土粘土――――――――30~3535~4040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二)土壤质地砂质土壤:砂粒大于50%通气透水,养分少,不保水肥;易耕

4、,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质土壤:粘粒高于30%,通气透水不良;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耕性差升温慢,冷性土,发老苗不发小苗壤质土壤:粉粒大于30%北方称为二合土;性质介于黏土与砂土之间(二)土壤质地施肥要点:砂质土壤----多施少施,多施有机肥粘质土壤----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壤质土壤----基肥与追肥并重(二)土壤质地改良方法:(1)增施有机肥料。(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4)引洪放淤、引洪漫沙。(5)种树种草。培肥土壤。固相--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6%。农业土壤有机

5、质的重要来源是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固相--土壤有机质形态新鲜有机质——土壤中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半分解的有机质——有机质已被微生物分解,多呈分散的暗黑色小块。腐殖质——有机残体在土壤腐殖质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固相--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转换过程1、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其最终产物为CO2、H2O等。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第一阶段是在有机残体分解中形成腐殖质分子的基本成分.如多元酚、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等;第二阶段是在各种微生物群(细菌、霉菌、链霉

6、菌等)分泌的酚氧化酶作用下,把多元酚氧化成醌3、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①有机质的碳氮比②土壤水、热状况③土壤通气状况④土壤酸碱性固相--土壤有机质固相--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1.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4.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固相--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其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及固氮固相--土壤微生物细菌:占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菌。放线菌:5%~20%,碱性土壤。真菌:土壤表层。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

7、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液相—土壤孔隙土壤孔性:是指能够反映土壤孔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的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等的综合特性。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数量)和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液相—土壤孔隙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容重:单位容积土壤(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密度(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结构良好的耕层土壤的孔隙比应≥1。液相—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