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

ID:57994748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6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1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2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3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4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问题就在于化学教学屮如何巧妙设疑呢?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摭谈如何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一隅之见。1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

2、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III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0H)3分别和HC1、N&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011)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讣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同样也可以对比分析A1与IIC1、NaOII反应并分析与上面反应的区别

3、。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Z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屮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

4、,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彳丁启发。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

5、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启发学生主动质疑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乙烯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木书的教学目的:掌握乙烯的性质,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上课时就提问:1•你认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的疑点有哪些?由于学生自己看书,比较集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如1•氧化反应的定义与无机里讲有区别?2•加成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等?这些问题捉得很好,这时,我不急于解释,只作为适当的点拔,然

6、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可启发学生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学牛主动质疑,互疑、最后顺利释疑。引导学生看书质疑,就是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及化学事例,以初步掌握课文内容,通过主动质疑、分析释疑,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化学学科中存在的一看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由此,我认为,长此以往,还能培养学生看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检查学生看书是否抓住了重点,学生是否真正投入看书,做过笔记,可为今后阅读课文提供经验教训,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质疑。3教师应鼓

7、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耍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