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

ID:57995472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9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_第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_第2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_第3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_第4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与反思-8. 大自然 谢谢您|部编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自然,谢谢您》教学设计课题:大自然,谢谢您版本人教版版年级一年级学校教师姓名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八课,分两个栏目:1、大自然的礼物2、大自然中的快乐。我上的是第一个栏目:大自然的礼物。本栏目定位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流与对话。教材通过双页对开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又从吃、穿、住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来自自然;同时展现了人们的辛勤劳作,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以及由于人类的积极活动,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机与活力。二、学情分析:学生是

2、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经历了半年的学习生活,对客观事物有一些粗浅的认知,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外界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年龄偏小,而且大都居住在城镇,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城市里的生活,置身于乡村的机会较少,所以对教材中出现的衣、食、住等图片了解不多。因此,课前我布置了收集大自然礼物的任务,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在这种体验中真切地感知大自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自然与人类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密切关系,感悟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以丰厚的回报,关注人类自身的努力与付出。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察与交流等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

3、合作、发现的能力,增强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领悟大自然的博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并懂得珍惜,懂得回报。一、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大自然的接触,感受生活中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提升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与认识,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意义引导与建构。二、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输入使用的课件、视频、幻灯片、一体机、无线wifi、移动终端等)交互一体机、白板课件、多个视频、歌曲。一、教学过程:(用红颜色作为教学亮点的画线)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一、走进自然,谈感悟。1、播放

4、视频,说说校园里的大自然礼物。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带领大家观察了校园里的景物,还拍摄了视频,你们想看看吗?(播放视频,教师以深情的语言引领大家进入回忆:请大家回顾当时的快乐情景,用心体会校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教师适当的点评观察情况,并小结:高大的树木、鲜艳的花朵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工人叔叔也是在用大自然的礼物把校园打扮得更美。那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礼物?3、展示实物,认识各种大自然的礼物。4、老师准备的实物展示。1、学生将看到的景物做以汇报。2、生自由回答3、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先小组互相交流,然后选派代表汇报。预设:

5、礼物有大地的图片、树木等图片;大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实物);新鲜的海鲜,蚕等,还有其他大自然的礼物。4、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讲解此处输入三段视频:观察校园里的小蚂蚁工人叔叔建实践基地种植园欣赏杨树及槐树、赏花55秒——3分04秒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感受,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积累、交流,拓展认知,有利于理解“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二、感悟生活,体会大自然给予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师:同学们如此用心收集礼物,还去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太棒了!你们出色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

6、务,老师也要有礼物送该大家!想看看吗?(揭开遮盖实物上的棉布)这些都是大自然礼物,想再仔细看看,了解它们都是谁?2、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大自然礼物中极少的一点点,大自然是最慷慨的、最无私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大自然最丰厚的馈赠,让我们对大自然说声——谢谢您!因为你给我们这么多美好的礼物。(板书:礼物)1、你知道这些大自然的礼物是怎么来的吗?2、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播放《农民插秧、收割》的视频,以《锄禾日当午》的歌曲为配乐)(教师在音乐的意境中深情地讲述:农民伯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土地上耕耘者。看,春天将秧苗插下去、打药、施肥,秋

7、天收获、割下稻穗,再加工成大米,煮熟后就成了我们吃的米饭了。看,一粒米来得多不容易呀,所以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啊!因为是大自然给勤劳的农民伯伯的回报。)3、(强调仔细观察,认真倾听)5、学生谈感悟。1、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2、学生观看后谈感受。此处播放两段视频:1、《农民插秧、收割》2、《蚕农剥茧抽丝》第一段从22分15秒——24分24秒;第二段从24分43秒——25分25秒。教师的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并在交流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感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创设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劳动者的辛苦,感悟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以丰厚的回报。同时,

8、通过观看视频,激起学生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