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

ID:5800400

大小:101.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2-25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_第1页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_第2页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_第3页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_第4页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期末复习重点及答案要点第五编宋金文学第一章宋初诗文一、一般掌握:1、宋初诗歌。白体、西昆体。答案:教材8、10页。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文学风尚的转变一、掌握:1、欧阳修的文学理论。答案: 欧阳修提倡新古文的核心人物。他的文学主张:(1)关于文与道的关系,他强调文的根本是道德修养,文章是道德修养的体现,而不只是载道的工具。(2)在古文的语言风格方面,他主张平易自然,而反对故作古奥生硬晦涩之语。2、欧阳修的古文创作。答案:他的议论文可分为史论和政论两类。史论文主要是他的历史著作中的序论,文笔简练流畅,体现了深刻的史学见解和政治思想。《五

2、代史伶官传序》写得最为出色。欧阳修的政论文多是针对现实的政治问题而作,其中名篇如《朋党论》更是现实政治斗争的产物。欧阳修的记叙文平易畅达,笔端富于感情。《醉翁亭记》概括精炼,又丰满生动,既有文采,又有气势。《醉翁亭记》一类的“记”文是欧文中艺术性最高的部分。欧阳修同样也擅长写作赋体文,他的《秋声赋》借鉴散文的方式作赋,艺术上讲究排比、铺张,注重音律,但摆脱了一般赋体文板重堆砌的毛病,强化了赋体文的散文化倾向,变古赋为清新活泼的文赋,为赋的发展开辟了新路。3、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成就答案:(1)题材丰富,富于真情实感。他的诗歌大多具有鲜

3、明的士大夫情怀。比如《食糟民》,从大家都不注意的事上发现问题,对现实弊政提出批评,并检讨为政者的职责。他还有不少诗歌表现读书人的文化生活,如《古瓦砚》、《盘车图》、《和刘原父澄心纸》等,以及《石篆诗》讨论金石书法。(2)宋代诗歌整体上表现出浓厚的学者气派和书卷气息,欧阳修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特点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欧阳修的咏史诗,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学者型诗人的高卓的见解。如《再和明妃曲》的“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从个别人物的遭遇中总结出有关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感。(3)“以文为诗”的范例。所谓“以文

4、为诗”,是指以写散文的方法写诗,包括借鉴散文的章法结构、采用散文的句法、像散文一样议论说理等等。如《盘车图》的前半部分。欧阳修诗风格多样,最有代表性的是写得平易疏畅、情韵幽折的作品,如《晚泊岳阳》。欧阳修还有不少作品以内容深挚沉着、结构顿挫曲折见长,比如《黄溪夜泊》。第三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26一、一般掌握1、柳永的创作。答案:柳词无论词体、题材、技巧、语言、风格等,都突破了晚唐五代文人词的旧模式,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创新词调,大量创作慢词。  (二)拓展词的表现范围,扩展词的艺术境界。  (三)抒情艺术的新发展。

5、第四章苏轼一、苏轼散文的特点。答案:1、众体兼备:(1)议论文明晰透辟,滔滔雄辩。政论眼光敏锐,风格铺张扬厉,如《教战守策》。史论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如《留侯论》。杂说、书札、序跋随意发挥、挥洒自如,如《日喻》。(2)记叙文,叙述、描写与议论错杂并用,结构布局又随内容、主题的不同而各有变化,如《石钟山记》结合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生动地说明了只有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弄清事情的原委真相的道理,而叙写夜探石钟山的过程,又极善于描绘幽冷的景色,渲染阴森的气氛,如写月夜泛舟察看山形的一段,读之恍如身临其境。  2、善于议论,常“以论为记”

6、,如《超然台记》等。如《超然台记》、《凌虚台记》、《喜雨亭记》等,都是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而以议论为主。“以论为记”是宋人写作“记”文的重要特点,欧阳修古文已经开端,而达到极致的则是苏轼。  3、文无定法、随物赋形。在文章的写法上,苏轼更是不受任何规矩法度的限制,他追求“辞达”,要求自然而完美地表现,尤其是他的一些杂记小品文章,这个特点更为突出。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是一篇画记;但更多的篇幅抚今追昔,追忆多年来两人亲密无间的交往,又是一篇哀悼文章;而讨论文与可“胸有成竹”的画竹经验以及从中总结出艺术创作

7、规律的内容,又是一篇画论。又如在黄州写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不过八十四字,写在黄州一次夜间与友人欣赏月色,在叙事、写景中寄寓感慨,文字简洁,笔调从容,似乎漫不经心,而情趣盎然,最后以“闲人”二字,隐约透露出牢骚不平。二、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261、关怀民生疾苦:(1)揭露弊政陋习,他一直没有放弃一个正直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晚年被贬到岭南时,还写了著名的《荔支叹》。(2)描写劳动生活和劳动工具,他描写水车、石炭等生产用品,如《秧马歌》歌颂一种新式水田农具。  2、就题材内容而言,最能代表苏轼诗歌基本面貌和主要特色的,是表现个人情怀和

8、歌咏自然景物的作品,他的这两类诗歌数量众多,成就突出,对后世影响巨大。如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可以说是贯穿苏轼一生创作的主题,如《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这首诗以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飘泊无定的感慨,人生既然转瞬就不留痕迹,也就不必拘泥哀伤,不妨坦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