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

ID:58004243

大小:1.0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04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5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6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7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8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9页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知识培训中国医学是以人类实际生活经验与整个宇宙的变化为实验室,即疾病由日常生活中罹患,而疾病的痊愈,亦可由日常生活中寻求自然的解决,是由先贤智能的推理与经验累积,对大自然,环境的各种冲击与适应,不论在任何变因之下,中医皆以“阴阳五行生克”不变应万变,也确能为人类健康医疗,实际应用之实用医学。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基本学说

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精气学说精源于“水地说”,气源于“云气说”。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阴阳交感与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相互转化。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

3、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的内容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藏象是指人体内五脏六腑及其表现与外的征象和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五脏:指肝、心、脾、肺、肾,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4、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功能为“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产生的水谷之气,合称为宗气。气有推动、抑制、温煦、凉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津液、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5、。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病因学说《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6、、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谢谢观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