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

ID:58006961

大小:1.8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7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_第1页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_第2页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_第3页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_第4页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 教材图片素材(机械和功)(新版)苏科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和功考点:认识与杠杆有关的五个名词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考点:判断杠杆的类型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省力杠杆考点: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由图(b)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所以是省力杠杆。考点:人体中的杠杆当手握哑铃向上运动时,上臂中的肱三头肌伸展、肱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使前臂骨骼绕肘关节转动。在这里,前臂骨骼可以看成杠杆,肘关节是支点,哑铃对手的压力是阻力,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骨骼施加的力则是动力。考点:人体中的杠杆如图所示,当手托住铁球并绕腕关节向上转动时,手就是一个杠杆。铁球压在掌心

2、上的力是阻力,腕关节是支点,前臂中的伸肌伸展和屈肌收缩产生动力,使托住铁球的手向上转动。如图所示的蜡烛跷跷板,用小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跷跷板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点燃蜡烛的两端,蜡烛两端将往复运动,跷跷板应用了杠杆原理。考点:定滑轮工作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考点:动滑轮工作时,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考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如图11-17所示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但不能省力。如图11-18所示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考点:判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是什么杠杆如图(a)所示的定滑轮,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如图(b)所示的动滑轮,

3、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是省力杠杆。考点:滑轮组图(a)中的重物由三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承担物重的三分之一。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图(b)中的重物由两段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承担物重的二分之一。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考点:轮轴如图所示,轮轴可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轴心O为支点,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原理可得F1R=F2r当R>r时,F1

4、计算功如图所示,小明将质量为10kg的水桶从离井口3m的深处匀速提到井口,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对水桶做了294J的功。考点: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1.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测量并计算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2.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使之上升高度h,测量并计算拉力F所做的功。3.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分析数据可知,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不省功。考点:表示做功的快慢考点:机械效率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它下面重为G的钩码缓缓上升。分别测量绳受到的拉力F、绳端移动的距离s、钩码所受的重力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

5、此过程中将钩码提升一定的高度是我们的目的,叫作有用功,记为W有,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初需克服摩擦力做功外,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这两部分功虽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我们将它叫作额外功,记为W额外,手拉绳所做的功叫作总功,记为W总。考点:动能如图12-3所示,运动这的锤子对钉子做了功;如图12-4所示,引动着的子弹对鸡蛋做了功;运动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它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考点: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2-5所示,两辆相同的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1)两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不相等(a)图中

6、撞击速度大。(2)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相等,图(a中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比图(b)中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大。由此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如图12-6所示,在其中一辆小车上放一个砝码,然后让两辆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比较两种情况下木块移动的距离,发现图(b)中物块移动的距离大,由此可知,物体运动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由实验可知,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考点:势能如图所示,图(a)中橡皮筋的形变越大,“子弹”被弹射得越远;图(b)中发条上得越紧,钟表走的时间越长;图(c)中弹簧的形

7、变越大,小车被弹得越远。事实表明,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如图所示,小球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可以观察到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位置,此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在位置处小球的动能达到最大,小球继续运动到B位置,此过程中,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到B位置时,小球的势能达到最大,动能为零。如图所示是皮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分析图片后得到皮球的弹起的高度逐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