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

ID:58008916

大小:822.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_第1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_第2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_第3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_第4页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13)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十三)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张之洞。(  )2.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二、综合题4.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

2、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

3、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归纳出“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窒息”的原因。5.[2019·广东]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表1895年—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项目总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杭州无锡其他厂矿数549832817161312380资本额(千元)1202882387917240421957911552142266185——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

4、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的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见下图(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

5、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和图二,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6.近代教育、新闻出版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6、。”(1)材料一中的《申报》在何时何地创办?它在中国新闻出版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2)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校牌与旧址(3)材料二中的“大学堂”创办于哪一运动期间?列举这一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又是如何改革教育的?(4)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F 2.T 3.T4.根本原因: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其他原因:处

7、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5.(1)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城市较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交通便利。(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政府为保存经济力量。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基础,也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3)沿海工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内地,重工业发展迅速。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但造成了工业结构的相对不平衡。(4)沿海与内地工业要协调发展。6.(1)1872年。上海。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

8、中文报纸。(2)制度:科举制度。弊端: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智;录取程序也不利于选拔才俊。时间:1905年。(3)戊戌变法期间。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4)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意思相近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