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

ID:58009717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_第1页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_第2页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_第3页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先复位机构“插套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复位机构“插套式”“插套式”先复位机构在注塑模设计中,当塑料制品上有与模具开模方向不一致的侧向凹槽或侧孔时,为了顺利脱模而不损坏塑料制品,模具结构上需耍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具冇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必须保证模具按“注射•推出•先复位■再合模一注射”的顺序循环动作,如果在下一次合模(如图lb所示)过程中,侧型芯的复位(回到成型位置)先于推杆(或推管)的复位(回到不顶出位置),那么将发生推杆与侧型芯相互碰撞干涉而使模具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干涉现象,一方面可调整推杆的位置和尺寸,一般尽量考虑推杆与侧型芯不要设计在同一平面内,但这种方法常常受到模具结构(模

2、板尺寸及注塑件顶出高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就必须在模具结构中设计先复位机构,以保证推杆的复位先于侧型芯的复位动作。先复位机构的类型很多,有弹簧式、三角滑块式、摆杆式、杠杆式等。弹簧式先复位机构由于结构简单,装配与更换较为方便,目前应用较普遍,但弹簧本身存在着疲劳蠕变性,从而产生时效变化和高温下弹簧失效的现象,所以弹簧先复位机构的复位动作不可靠,安全性较差。后几种先复位机构由于结构复杂,实际应用较少。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及参考国内外先进的模具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插套式”先复位机构,这种机构在实际使用中效果良好。1“插套式”先复位机构“插套式”先复位机构的结构如

3、图2所示。主要由复位顶杆5和复位顶筒10(如图対所示)构成。复位顶杆固定在定模板4上,复位顶筒固定在推杆固定板11由于复位顶杆长度很长,为了保证其运动精度,常常在动模板7上设有套筒6(如图36所示),同时为了便于装配和调整,在复位顶杆和复位顶筒中设计冇垫块3和垫块9(分别如图3c和3d所示)。“插套式”先复位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复位顶杆头部直径大于复位顶筒豁口处内侧直径1mm左右。在合模时,复位顶杆先压住复位顶筒的豁口端面,迫使复位顶筒与复位顶杆同吋运动,从而使推出机构复位。此时斜导柱尚未进人侧滑块的斜孔屮,侧滑块仍保持在定位点位置上,但推杆已复位到不与侧型

4、芯发生干涉的部位。继续合模吋,复位顶杆受到进一步挤压,迫使复位顶筒豁口处外讣,复位顶杆与复位顶筒之间不再发生推力作用而顺利进人复位顶筒之内。此时斜导柱才进人侧滑块的斜孔中,迫使侧滑块向内运动到成型位置(即侧滑块复位),直到模具完全闭合(见图2)o2实例应用2.1模具的工作原理图4所示为具有侧抽芯机构的典型注塑模具结构。由于侧型芯与推杆在合模时发生干涉现象,而注塑件所需的推出距乂较长,无法从模具结构尺寸上避免干涉现象,所以该模具必须设计先复位机构。采用“插套式”先复位机构。该模具工作原理如下:(1)注射:当模具完全闭合后,经注射、保压、冷却一段时间后注塑件成型。

5、(2)开模:在注犁机作用下,模具开启。由于开模弹簧33的作用,模具首先沿1・1面处分型,弯销40驱动右滑块43迫使右侧型芯抽出,当定模板7运动到型腔中孔的台肩与定距拉杆30的台肩相碰时,由于定距拉杆的限制,定模板不动,模具沿II-II面分型,脱浇板5使点浇口浇注系统凝料从拉料杆4上脱下,由于定距螺钉36的作用,第二次分型停止;动模继续向下运动,模具沿动定模主分型面PL处第三次分型,开模力通过斜导柱53作用于左滑块50,迫使滑块在动模板的导滑槽内侧向移动,完成左侧型芯的抽出,与此同时,注塑件由于包紧小型芯18和动模镶块口而留在动模侧,开模到一定行程后,注塑机顶杆

6、推动推板22并由推板推动推杆15、16和推管26使注塑件从模具中脱出。(3)合模:合模时,动模向上运动,固定在定模板上的复位顶杆8端而首先与复位顶筒27端面接触,在合模力作用下,复位顶筒与复位顶杆同吋向下运动使推杆固定板24复位,当推杆复位到不与左右侧型芯发生干涉的位置后,弯销和斜导柱才分别进人右滑块和左滑块的斜孔屮,驱动两侧型芯而复位;随着合模动作的继续进行,在合模力的作用下复位顶杆使复位顶筒豁口处发生弹性变形(复位顶筒的材料选用弹簧钢,结构如图交所示),从而使复位顶杆伸到复位顶筒的内孔中,使左右滑块回到成型位置,此时模具型腔才完全闭合,可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注

7、射。2.2“插套式”先复位机构注塑模的结构特点(1)“插套式”先复位机构一般设计在模具内部,不需要设置微动开关报警便能冇效保证推杆先复位,所以模具紧凑、简单,制造较容易。(2)这种先复位机构的复位顶杆、套筒和复位顶筒均为刚性结构,在动作进行中没有弹性变形和松弛现象,所以整个动作过程运动中精度较高,复位机构寿命也较高,便于维修和调整。(3)受力均匀,灵敏度高,复位动作平稳,安全可靠。(4)因为推出机构的复位动作与侧抽芯机构的复位动作分两个阶段进行,丝毫没有相干涉的可能性,协调性好。(5)结构通用性强,这种先复位机构作为大抽拔距时的复位是最理想的,稍加改造还可以作

8、为二级推出机构用,容易实现标准化、系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