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

ID:58010105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7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_第1页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_第2页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_第3页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_第4页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论文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李美洁(闽江学院数学系)当前,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用人单位二致看好的是既有较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因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来自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是660万,2012年毕业生人数

2、是680万,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被提到越来越高的位置。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支持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o这一方面说明就业形势具有长期性、严峻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不仅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点,更关涉社会的长远发展。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分析1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异当今的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

3、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更青睐那些德才兼备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大学生就业时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除了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认识和素质上存在偏差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学科的需要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再确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要求相脱节,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单一、能力偏狭,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快速发展和工作领域不断变化的职场。因而传

4、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已是一种大势所趋。2个人就业意愿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差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学毕业生从精英教育阶段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大众教育阶段的〃普通百姓〃。高等教育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要求,已经不是必然地和高级职业联系在一起,而是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手段。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就业的精英心态影响,不愿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认为就业就应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企业;在就业环境上倾向于大城市和工作条件好的单位;在工作的

5、选择上要求专业要对口、工作要轻松、待遇要好等等,当带着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去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时,一部分人面对就业机会却做岀了自愿失业的选择,成为〃啃老族〃。三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途径1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贺金玉教授在高等教育岀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专著《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一书中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内容,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走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⑴服务面向定位: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度培养部分基础性、复合型人才;(3)层次

6、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4)类型定位:教学型院校;(5)规模定位:服从国家宏观调控,量力而行;(6)学科定位:贴近地方经济和社会;⑺质量定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各得其所,最终达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⑻特色定位:地方特色。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找准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途命运。为地方服务应成为学校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看,地方本科院校,应突出就业导向,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专业,融入地方特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

7、的合作关系,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服从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专业与技能教育,保证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从而为地方经济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此,才不会出现与其它各类学校办学走位雷同、人才缺乏特色、同抢就业岗位以及教育资源出现浪费、教育投入贬值的问题。2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就是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通过用人单位来检验的,就业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高校学生培养的质量。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