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ID:58016508

大小:350.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4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10月当代经济管理0ct.2014第36卷第10期CONTEMPORARYECONOMICMANAGEMENTVO1.36NO.1ODOI:10.13253~.cnki.ddjjg1.2014.10.013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赵光(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以2004~2013年为研究时间段,以我国21个两位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特点,阐述了制造行业不同产业间的地区因素差异,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和产业转移背

2、景下,认为应处理好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合理分配政府职能,进一步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以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制造业;集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中国【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4)10—0064—05一、引言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融从国外相关文献来看,有关产业集聚形成了合与发展的背景下,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的竞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如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日趋白热化。一些具有同质类的企业为了寻求更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等。Krugman较早的低的成本,提高效率

3、,增强竞争能力,大量集聚衡量了美国制造业的集聚度;Ellison和Glaeser首和协作形成集合体,提升了竞争优势,更有利于次采用企业层面数据的EG指数进行了相关集聚企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集聚已经成研究;Maurel和Sedillot(1999)以MS指数考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组织重要的发展形式,如了1993年法国的制造业分布;Kmgman(1991)鲁尔工业区、我国的中关村、美国的桂谷等,产以美国106个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基尼系业集聚区的不断扩大,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优数验证了其集聚度,认为存在集聚态势口1;Amiti势。这些现象的出现,逐渐

4、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1998)衡量了1968-1995年欧盟的制造业集聚的热点,如马歇尔、克鲁格曼、波特等,我国学度,认为其专业化程度不断上升网;Brulhart界对此相关研究较晚,分析不够深入,与西方国(2001)认为西欧制造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改Aisleben等(2OO6)认为1998年德国制造业行业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较深入探究我国制8O%存在集聚;Devereux等(1999)认为英国高造业的集聚等现象,具有现实意义。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不高,低技术行业集聚程度从我国的产业集聚发展看,基于汁划经济时高。Maur

5、el等(1999)研究认为具有较强知识溢代的背景,一些产业布局违背了规律,缺乏竞争出效应产业的集聚度较高;Brulhart(2001)认为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对外欧盟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初经济的影响下,产业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我国的集聚度相反,前者集聚度水平低,后者的集聚出现了一些产业的集聚区,如北京的文化创意产度水平高。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业园、宁夏的清真产业集聚区等,但整体上产业Hanson(1998)认为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不利于墨集聚较弱,并没有形成应有的推力。在新时期发西哥中心集聚区发展;Kim(2000)认为美国

6、制展背景下,我国一部分产业开始转移,中央政府造业集聚与企业规模、资源投入、劳动力密集等和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发展。因而,探密切相关嘲;Stuart(2001)认为知识溢出、劳动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和布局规律,为政府力共享、产品成本等美国制造业集聚的关键性影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响因素问;Rosenthal等(2001)研究认为自然资收稿日期:2014-06—10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enki.net/kcms/doi/10.13253/j.cnki.ddjjg1.2014.010.013.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4-9-1910:03

7、: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尺度效应》(11CJL064)。作者简介:赵光(1976一),男,吉林延吉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延边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与朝韩经济。赵光: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源、对#1-开放等对产业集聚具有积极的作用17];供了有益的借鉴。从国内来看,产业集聚的研究Antje等(2003)以东欧13个制造产业为研究对起步较晚,但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我国与西方象,以1993~2000年为时间段,认为技术差异、国家存在制度等差异,不能一味借鉴国外经验,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政府支

8、出、规模经济等是同时,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