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

ID:5802561

大小:31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2-25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_第1页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_第2页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_第3页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_第4页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项目评价标准考核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一、加强管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1.履行对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职责1)医院负责安排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的工作条件,为护士履行义务和护理职责提供人力、物力和配套的支持系统。2)医院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3)在护士人力暂时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情况下,医院可以聘用助理护士或经过培训的人员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2.进一步加强医院护理管理,积极探索护理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1)建立职责明确、权责统一、能级合理、管理到位、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组织。各临床护理单元建立组长制,在急

2、诊、重症监护病房(包括NICU、PICU、CUU、SICU等)等高风险专科建立护士长带班制。2)建立垂直护理管理体制。护理部负责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人事部门的配合下,负责各级护理管理人员推荐、考核、护理人员的培训、院内调配、奖惩分配及护理设备等。科、区护士长在护理部主任领导和科室主任业务指导、配合下全面负责本科或本病区的护理管理,有权在本科范围内调配护理人员。3)建立扁平化护理管理机制。护理管理者要直接指导并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科护士长协同护理部工作,落实行政查房制度,缩短管理半径,提高管理效率。4)建立优先临床的激励机制。依据全院各护理岗位的专业工作内涵、技术含金量、风险程度和工作量

3、,以及责权利统一的原则,统筹并合理划分全院护理工作的专业岗位、层级岗位和绩效岗位,确保高技术含金量、高风险和高工作量的岗位获得高报酬,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促进护士合理流动。5)要合理提高护士的夜班劳务费,实现不同聘用方式间护士的同工同酬,缩小医护绩效工资剪刀差等。-23-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临床支持中心建设1)完善后勤保障系统和临床支持中心的工作。由后勤部门或临床支持中心负责接送病人检查或手术、送标本、送物品、送药(注射口服药)、物资领取及运送、财务结算等工作。2)医院信息系统完善,建全安全的给药流程:医生录入医嘱,药师配置并核对口服/注射药,运输队传送药到病房,护士发药用药

4、到病人。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续)项目评价标准考核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一、加强管理,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续)(续)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临床支持中心建设3)改善护士工作条件。要根据病人需求及优质护理服务需求,适时购买添置新型的护理用具和设备,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4.充实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探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改革1)建立足量、能级对应、人性激励、权益保障、减负增护的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护士配备标准达到《护士条例》要求,满足完成临床护理工作需要。2)合理调整护士队伍的数量和结构,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非护理

5、岗位安排护士,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数量,最大限度保障临床护理岗位护士配置。3)科室当天实际病床数、病人周转率与当班护士配置相符。护士人数要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能够保证患者晨晚间护理、生活护理、巡视病人、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的需要。4)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调整护士排班模式。增加高峰工作段、薄弱时间段、夜班的护士人力,增强护理服务能力,提高各班人数和技术力量均衡性,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和工作落实。建立二线和三线值班制度。-23-5.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探索临床护士管理模式的改革。1)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建立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队伍。根据各专业性岗位、层级岗位和绩效岗位的

6、要求,建立与其职级、职位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权限。2)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一线岗位,各班次老中青护士形成梯队,能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和危重病护理、查房会诊、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健康教育、临床带教和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3)改革临床护士工作模式。落实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大包干责任制,原则上每个护士每班管理病人(床)数不超过15人。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逐步实现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工作的临床护理工作方式。配套解决护士流动护理工作站(车)、流动治疗车的配置。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续)项目评价标准考核要素结果改进措施追溯效果-23-一、加强管理,

7、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续)6.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建立前瞻性和病人安全为本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要把问责制和非惩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病人安全文化。根据《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以FMEA和RCA等方法分析医院及科室不良事件发生及发现的可能性、频率、严重程度,建立高危监测指标,有效开展信息交流。2)护理管理部门要与临床科室建立明确的临床护理责任制。要采用科学的护理质量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