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

ID:58026380

大小:1.6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9-04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_第1页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_第2页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_第3页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_第4页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姿势运动发育是小儿维持身体并控制在重心之内的能力以及保护平衡的能力。姿势运动的控制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过程这是抗重力的发育过程。小儿从出生时的仰卧位、俯卧位,经过翻身、坐、站到行走,是随着小儿身体的抗重力屈曲活动与抗重力伸展活动的逐渐发育,不断克服地心引力,从水平位逐渐发育成为与地面垂直的发育过程。婴幼儿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①由头向尾的发育②由近端向远端的发育③由全身性整体运动向分离运动的发育④由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的发育⑤由不协调到协调的发育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1

2、.由屈曲向伸展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屈曲期:即新生儿期,颜面向一侧或正中位,四肢呈屈曲或半屈曲状态,左右对称或稍有非对称。(图a)(2)第一伸展期:出生后2—3个月,婴儿头转向一侧或左右回旋,由于头部位置的变化,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常呈非对称性的伸展模式。(图b)(3)第二屈曲期:出生后4—7个月,婴儿头呈正中位,四肢为对称性屈曲姿势,手指的随意动作明显,婴儿可抓自己的脚送到口中,呈手、口、眼的协调动作。(图c)(4)第二伸展期:出生后8—9个月,婴儿头部自由活动四肢自由伸展,躯干有回旋动作,婴儿可以灵活

3、的左右翻身。(图d)3.手、口、眼的协调发育婴儿从4—5个月开始出现对称性屈曲姿势,可用手抓住双脚并放入口中,虽然肩部与臀部都抬高,躯干弯曲,接触床面积小,但仍能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产生手、口、眼协调。2.从不随意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婴儿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及交叉伸展反射的影响,出现屈曲与伸展的动作及非对称性姿势,随着原始反射的逐渐消失,出现了随意运动的发育、翻身及四肢的自由伸展和屈曲。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俯卧位姿势运动是小儿克服地心引力、抗重力伸展过程。其特点包括:1.由屈曲向伸展发育臀高头低——臀头同高——头低臀高2.抗重

4、力伸展发育体重的支点由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逐渐向后移动,当支点移行到骶尾部时,即出现爬行,为坐位和立位做准备。3.由底爬向高爬的发育肘爬或拖爬——腹爬或底爬——膝爬或四爬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过程(1)TLR姿势,瞬间抬头,头低臀高(新生儿期)(2)臀头同高,TLR姿势,瞬间抬头(2个月)(3)抬头45度,两肘支撑(3个月)(4)抬头45至90度,胸离床(4个月)(5)抬头90度两手支撑(6个月)(6)腹爬(8个月)(7)四爬(10个月)(8)高爬(11个月)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坐位发育顺序(1)全前倾(新生儿期)(2)半

5、前倾(2-3个月)(3)扶腰坐(4-5个月)(4)拱背坐(6个月)(5)直腰坐(7个月)(6)扭身坐(8个月)(7)坐位自由玩(9个月)坐位平衡反应发育前方坐位平衡侧方坐位平衡后方侧位平衡6个月7个月10个月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分为如下十个阶段:阳性支持反射→不能支持体重→短暂支持体重→足尖支持体重→立位跳跃→扶站→抓站→独站→牵手走→独走。(1)阳性支持反射(新生儿)(2)不能支持体重(2个月)(3)短暂支持(3个月)(4)尖足支持(4个月)(5)立位跳跃(5-6个月)(6)扶站(7-8个月)(7)抓站(9个月)(8)独站

6、(10个月)(9)牵手走(11个月)(10)独走(12个月)步行姿势运动发育婴幼儿步行发育的特点:(1)步宽由大到小的发展,呈宽基步态(2)上肢由上举到下降发展,呈扁担样步态(3)上肢无交替运动到有交替运动(4)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5)步态无节律到有节律的发展(6)骨盆无回旋到有回旋的发展(7)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8)站立位的膝过伸展宽基步态扁担步态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