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

ID:58026858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_第1页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_第2页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_第3页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_第4页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渠防渗科技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渠防渗科技发展0研究背景河渠输水是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河渠输水已经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目前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而且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各地区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输水系统更是迫在眉睫。然而现行在输水过程中只有一部分水量通过各级河渠输送到目的地,而30%〜50%的水量则从河渠底、河渠坡的土壤孔隙中渗漏到沿渠土壤中,不能充分利用,这就是渠道渗漏损失。河渠防渗工程技术就是通过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或是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渠道防渗技术是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但

2、是,河渠在衬砌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阻断了河渠水自动净化过程,其引起的问题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争论。1我国河渠衬砌技术的发展现状河渠衬砌内容包括衬砌材料的应用、断面的选择、衬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控制级工程管理措施等,本文只对前两项进行分析总结。1.1我国河渠衬砌的材料目前我国河渠材料研究发展迅速。运用时,各地区综合考虑气候、水文、地形、地质、防渗材料、耐久性、建材来源以及工程费用等因素,选用河渠衬砌的材料。衬砌材料可以分为传统衬砌材料和新型衬砌防渗材料。传统材料包括土料类护面防渗、水泥土护面防渗、砌石护面防渗、膜料防渗渠道护面衬砌、混凝土渠道衬砌防渗、沥青

3、混凝土防渗。其中,土料类材料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水泥土护面防渗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可就地取材,施工也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抗冻性较差。适用于气候温暖、且渠道附近有壤土和砂土的地区;石料衬砌渠道抗冻、抗冲、抗磨及抗腐蚀性能好,施工简易、耐久性强,能适应渠道流量大,推移质多,气候严寒等特点,适用于石料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的地区,以及有抗冻、抗冲要求的渠道;塑料薄膜衬砌渠槽防渗,其防渗能力强,质轻,运输方便,有较高的抗冻性和抗热性,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延伸性,施工技术简单,群众容易掌握,造价较低;混凝土衬砌防渗,防渗性能较好,糙率小,抗冲性能好,能耐高速流,强度高

4、,耐久性强,目前广泛运用于各地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防身能力强,适应变形性能较好,造价与混凝土相似。一般适用于冻胀性土基,且附近有沥青料源的渠道,防渗效果好。新型防身材料有复合土工布防渗和聚苯乙烯保温新材料。其发展技术也逐步成熟。1・2河渠衬砌采用断面形式目前采用的河渠衬砌断面形式主要有U型、弧形渠底梯形、弧形坡脚梯形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断面具有防渗效果好、水力断面优良的特点。各地区根据各自的地形、地势、输水量等选择最适断面。其中,U形断面适用于小型渠道,弧底梯形适用于中型渠道,弧形坡脚适用于大、中型渠道断面。2河渠衬砌对环境影响的探究2・1衬砌隔断了河渠水自净的渠道河渠衬

5、砌时,首先要进行河渠底部清理铲除了大量的'‘杂草”。而这些“杂草”不但依赖水生存,还具有净化水的功能。在以衬砌的河道中,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生物生长非常困难。而且隔断了水的自然循环,使之无法与防渗层下的部分进行物质、能量交换。长此以往,河水将失去自净能力,水质可能恶化。2・2水温水质变化的影响衬砌过程中需要砍掉两岸树木,这样会导致河水受阳光影响而水温变化过大,鱼类等的生存繁殖等会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水中生态平衡的建立。特别是高温季节来临时,容易使传染病菌孳生,甚至出现水华现象。夏天,水泥河底让水迅速变热、蒸发,冬天,水温则急剧下降,水生生物难以存活,鱼也变得很少。2・3

6、沿岸植物缺失造成水污染加剧衬砌破坏了河渠沿岸的植物后,由于没有天然植物作为屏障,会使岸边的垃圾轻易入水,造成污染。这样会使缺水问题变为水污染问题,甚至得不偿失。2・4河渠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河渠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化,淤泥中的土壤生物、昆虫、两栖动物,和水中的鱼、虫等浮游动物和荷花、芦苇、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及岸边的花草树木植物,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生态生态系统。如此大规模地挖掘、搬运、弄碎淤泥,不但把许多在淤泥中栖息的生物置于死地,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再把湖底全部盖死,使防渗层下的生物全部憋死。水中生物少,岸上又缺乏天然植物,直接影响沿河野生生物种类,如水鸟等。2.5

7、衬砌阻断了水源与地下水的交换生态专家和国外城市生态建设的实践证明,固化河床是违背生态自然规律的。因为,河流和湖泊向地下渗水不是水损失,相反是保存水的一种有效途径。河渠水衬砌经过很多干旱、半干旱地区,而原本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植物可以依靠河渠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而存活。如果不把河床和湖底固化,就可能做到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增强水体自净作用,调节地下水量、滞洪补枯。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芦苇、甘草、罗布麻、骆驼刺、沙枣、胡杨等适宜生存的地下水水位为1-5m,低于5m则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我国现在还很少开展河渠衬砌对地下水水位影响的研究。3河渠衬砌发展的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