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

ID:5802982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_第1页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_第2页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_第3页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摘要:天然气热效率高,环境效益好,发展利用天然气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潮流。本文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天然气矿场集输现状,矿场集输管网现状,天然气脱水,脱烃,脱硫技术现状。并认为超音速脱水技术将成为天然气脱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国内外矿场集输集输管网脱水脱烃脱硫LNG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天然气将是21世纪举足轻重的优质能源。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和利用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日渐关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天然气工业已经成为当代

2、进步的大潮流。目前已经知道的可以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比石油资源丰富。世界天然气探明和未探明的资源量达到了400×1012m3,美国的产气量最大,5556×108m3,占世界总产量22.9%;俄罗斯探明的天然气的储量最大,储量为48.14×1012m3,占世界总储量32.1%。在2020年世界产气量将达4.59×1012m3。而我国已发现193个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为4.4937×1012m3,气层气有3.3727×1012m3,溶解气为1.121×1012m3。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2.5704×1012m3

3、,其中气层气占2.2002×1012m3,溶解气占3702×108m3。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稳步上升,1999年,陕京管线给北京提出年供气24×1018m3,可以确保需求30年。一.天然气矿场集输现状1.井场装置我国气田在地理地貌条件、工矿和介质方面差别很大,有深层异常高压、高温、高产气田,有大面积分布的低渗低产气田,有高含、气田,有富含凝析油的深层凝析气田等,而且大多数主力气田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处沙漠戈壁,荒无人烟,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非常不便,而有的则位于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广阔海洋,针对不

4、同类型气田特点,形成了各种矿场集输主体工艺技术。目前,矿场上采用的井场装置流程通常有两种类型,也是比较典型的流程,一种是加热天然气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流程,另一种是向天然气注入抑制剂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流程。2.单井集输流程我国目前采用的常温分离单井集输工艺流程有两种一种是三相分离,另一种是气液分离。3.多井集输流程常温分离单井集输工艺流程同常温单井类似。对于压力高,产量大,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高以及凝析油含量高的天然气多采用低温分离流程。二.矿场集输管网现状集输管线热力条件的选择根据中国多数油田生产“三高”原油(

5、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的具体情况,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作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一般采用加热集输。主要方法有:①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并在管线上配置加热炉,加热油气;②井口和出油管线用蒸汽或热水伴热;③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不加热集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能获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除油井产物有足够的温度或含水率,已具备不需加热的有利条件外,还应根据情况,选用以下技术措施:①周期性地从井口向出油管线、集油管线投橡胶球或化学剂球清蜡,同时,管线须深埋或进行保温;②

6、选择一部分含水油井从井口加入化学剂,以便在管线内破乳、减摩阻、降粘;③连续地从井口掺入常温水(可含少量化学剂)集输。在接转站以后,一般均需加热输送。  集输管线的路径选择要求:①根据井、站位置;②线路尽可能短而直,设置必要的穿跨越工程;③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物以及同其他管线的关系;④满足工艺需要,并设置相应的清扫管线和处理事故的设施。天然气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管道输送是天然气陆上长距离运输和区域性配气的唯一方式;LNG是跨洋运输的唯一形式,而且离岸前和到岸后,仍然全部依托管网;供需

7、两波动的调节主要依靠井口产能、输气管道存量空间和储气库的容量空间;输气管存的气量依然是调节供需波动和应急预案的基本手段。这些特点表明天然气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都必须依赖天然气管道,从而决定了天然气行业的经济特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储备设施,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加强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与调峰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成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初步形

8、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具体来说,今后五年,要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输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左右,加快储气库建设。目前,全国性管网已具雏形。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陕京输气系统(一线,二线)、忠武线、涩宁兰等干线管道,以冀宁线、淮武线等联络管道为主框架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雏形,除川渝、华北、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性管网比较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