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

ID:5803648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8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1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2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有五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中教师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淡化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所以,200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此考点列入考试范围,着实让广大考生感到措手不及。为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将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梳理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  (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

2、的远山。(1995年全国高考题)  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所以,该项中“三”和“四”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如:  (2)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  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

3、应改为句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  (3)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高考题)  “今天……明天去呢?”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四、“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如:  (4)“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

4、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  该句“白求恩大夫说”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应改用逗号。  五、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如:  (5)怎么了?你。  (6)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7)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前进的道路。  (5)句是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怎么了”之后应改用逗号。(6)句是定语后置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句号;后置定语“蓊蓊郁郁的”之前改用逗号。(7)句是状语后置句,感叹

5、号应置于句末,后置状语“沿着前进的道路”之前应改用逗号。  六、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  (8)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1993年上海高考题)  该句就犯了省略号和“等”同时使用的错误,应将省略号或“等”删去。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3  (9)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该句就犯了破折号与“就

6、是”同时使用的错误,应将破折号删去。  七、标点功用混淆。  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如:  (10)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1995年全国高考题)  (1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995年全国高考题)  (10)句混淆了书名号与引号的功用,该句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不是书名、篇名和报刊名,而是一个需要指出的机构的专名

7、,所以不应该用书名号,而应该改用引号。(11)句混淆了分号与冒号的功用,该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与前文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对前面分述的总结,所以不应该用分号,而应该改用冒号。  八、加引范围不清。  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如:  (1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1994年全国高考题)  (13)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一波普”慧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

8、1997年全国高考题)  (12)句犯了多引的错误,“俗话”的内容仅为“礼多人不怪”,不含“嘛”,所以“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13)句犯了少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