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

ID:58068533

大小:3.3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10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_第1页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_第2页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_第3页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_第4页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真题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中考神器之多彩的光(终极篇)[考点点睛]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方法技巧:(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光只有在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既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如图1-1所示,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图1-1(2)常见的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成因如图1-2所示:图1-2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③小孔成像。其成像原理及像的性质如图1-3所示:图1-3命题特点:光的直线传

2、播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一般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典型例题:例1:如图1-4所示,均是与光有关的四种现象,其中反映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图1-4答案:C解析:A是光的折射现象,B也是光的折射现象,C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规律总结:光现象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常见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形成的,要注意区分考点巩固(2至4道题)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B.在

3、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2.中国农历牛年春节初一(一月二十六日),部分地区夜空将出现奇妙天象——日环食,如图1-5所示。这次的环食带将经过印度洋和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可目睹到日环食的全过程。日环食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这是利用了光的。图1-5考点二:光的反射方法技巧:结合图1-6,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概念:图1-6几点说明:①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为AO,反射光线

4、为OB。②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地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时引入的一条“辅助线”,本身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③反射角与入射角时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命题特点:光的反射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一般以填空、选择、作图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5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应用及光路图。典型例题:例2:如图1-7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2-15中的()图1-7答案:B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当水面上升时,根据平面镜成

5、像的特点,桥孔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所以虚像的形状也应该是半圆形的。规律总结:本题借助于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来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考点巩固(2至4道题)3.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4.在图1-8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图1-8考点三:平面镜成像方法技巧:①探究像与物大小关系: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般可以看到它的像,然后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并适当移动,知道看上去它与前

6、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②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确定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像(另一支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进行比较。③成像特点:以发光点S为例,它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成为发散的光线,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们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视觉经验,以为光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S′”就是虚像。由此可见,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如图1-9所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人眼观察到。图1-9命题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在

7、中考中出现的概率不是很大,一般以填空、选择、作图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5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成像特点、应用及光路图及实验探究。典型例题:例3:如图1-1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

8、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