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

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

ID:58073184

大小:910.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2

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_第1页
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_第2页
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6卷第30期-23-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30.011浅释“金氏脉学”对疾病的定位诊断Discussiononlocalizingdiagnosisofdiseasesby"Kings'Pulsetheory"辛超指导:金伟(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中图分类号:R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4)30-0023-03证型:BG【摘要】本文通过对金氏脉学理论中“脉点与脏器对应规律”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一种通过脉诊就能够准确地确

2、定病变所处脏器的一种定位诊断方法。【关键词】金氏脉学;脉诊;脉点;脏器;对应;定位【Abstract】Thisarticlestatesthe"correspondencelawbetweenpulsepointsandorgans"inKings'Pulsetheoryinordertointroducealocalizingdiagnosticmethodwhichcanhelpusaccuratelydeterminetheorganswithpathologicalchangesthroughpulse-diagnosis.【Keywords

3、】Kings'Pulsetheory;Pulsediagnosis;Pulsepoint;Organ;Correspondence;Location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然而由于传统脉学对应规律”则解决了金氏脉学对疾病定位的难题,下面我们就理论的朴素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其基本无法精确地对疾病进行探讨一下金氏脉学如何对疾病进行定位的。定位与定量。在脉诊对疾病的定位方面,传统脉诊只是将疾病2.1脉动与脉点与脏腑相联系,由于中医的脏腑概念与现代解剖学的脏器并不2.1.1脉动完全相同,这就给中医传统脉诊定位造成了一定困难。我院金脉动,又称脉搏,是指在

4、每一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舒伟研究员经过40多年不懈的努力,开创性地建立了金氏脉学缩,动脉压力及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产生的机械波传播而引起理论,成功地解决了脉诊无法对疾病进行定位的难题。的动脉管壁周期性的搏动,它反映了机体各组织器官总的信息。根据桡动脉管腔内各液层的流动特点,我们将脉管纵向搏动空1金氏脉学简介间分为浅、中、深、底四个层位,七个层面(见图1),各层所谓“金氏脉学”是金伟研究员在中医传统脉学基础上,吸位上呈现的脉动依次为:浅层脉动、中层脉动、深层脉动和底收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思想,以数学为量化工具,遵循血流层脉动。浅层脉动对应体表组织(不含

5、骨组织)及体腔膜,中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基本规律,按照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层脉动对应部分内脏(包括气管、心包、胆、胃、大肠、脑膜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等的基本原理,借鉴信息论的有关知识,等);深层脉动对应部分内脏(包括心、肺、肝、脾、直肠等);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结合临床实践建立发展起来的一底层脉动对应骨组织(含骨髓)。种全新的脉学理论。金氏脉学源于中医传统脉学,但又不同于图1脉动层次示意图传统脉学,其能对疾病基本做到定性、定位、定量诊断,解决桡动脉管上壁了传统脉学无法精确定位与定量的难题。金氏脉学理论拓展了上边血流浅层浅层面浅层传统中医脉诊理论

6、,并结合了大量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成果浅层深层面与思想,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中层浅层面中层轴心血流同时由于其容易量化的特点也为脉学的客观化研究奠定了基中层深层面[1]深层浅层面础。深层深层深层面“金氏脉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基本原理、二个基本规律、下边血流底层浅层面底层三对基本概念、六个量化指标、五个量化诊断模型、二十一种[1]桡动脉管下壁诊脉方法以及一百九十八种脉形。2.1.2脉点2脉点与脏器的对应规律每层脉动可细分为A、B、C三个动组,分别对应心脏泵金氏脉学的两个基本规律是“脉应与病理变化的对应规血的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

7、期和舒张期,即脉搏波的上升支、律”和“脉点与脏器的对应规律”。其中,“脉应与病理变化的对下降支的前段和下降支的后段(平台期)。A组又可分为A1、应规律”解决了金氏脉学对疾病定性的问题,而“脉点与脏器的A2、A3三个动点,分别对应于快速射血期的前期、中期、后期;-24-ClinicalJournalofChineseMedicine2014Vol.(6)No.30B组分为B1、B2、B3三个动点,分别对应于减慢射血期的前期、中期、后期;C组分为C1、C2两个动点,分别对应于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动点径向含有浅层面和深层面两部分,横向包括前点位和后点位

8、两部分,点位和层面的结合即为脉点(见图2;C1、C2两点因临床意义不大,故一般讲的脉点不含C1、C2两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