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

ID:58086616

大小: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0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_第1页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_第2页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_第3页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_第4页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课安全保健常识体育卫生是指为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所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和要求。违反体育卫生原则和要求而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会导致各种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一)运动环境卫生运动环境是指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外界条件,如空气、水、场地和运动建筑、设备等。运动环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因此它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物质代谢增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受环境的影响就会更大。因此,要获得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锻炼效果,就必须注

2、意运动环境的卫生。1、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空气的卫生状况由于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代谢加强,肺通气量增加,普通成年人吸入的空气约9L/min,而在剧烈运动时,吸入的空气可达100L/min,增加了十余倍。若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运动时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就比平时多的多,对身体的危害更大。因此,应当选择空气清新没有空气污染的地方进行锻炼。若在有废气排出的工厂附近,则应在工厂的上风侧进行运动;在城市中心,是应在有废气排出的工厂附近,则应在工厂的上风侧进行运动;在城市中心,则应避开上午和下午交通最繁忙的时间,因为此时汽车排出的废气最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3、最高。交通干道两旁20m内的空气都会受到较重的污染,不应在这些地方运动。在人数较多,通风换气不充分的体育馆或密闭的室内进行体育锻炼,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可使人头晕、运动能力下降,产生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此外,空气中的水气形成雾,雾中多含有尖埃、细菌和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所以不应在雾中进行体育活动。2、气温、气湿的变化与体育锻炼气温即空气的温度。气温对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新陈代谢有很大影响,当气温低时,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相反,当气温高时,人体内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人体通过这本温调节机能,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因此,在气温5

4、0℃以下的环境中逗留一定时间,不会引起体温的重大变化,人体甚至可以耐受120℃高温达10min。但是,人体生理调节机能也是有限的。当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管外界气温如何,体内产热量都会大幅度增加,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消耗热量约,而在剧烈运动时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千卡,比平时增加100倍以上。体内产生这样多的热量,在高温环境下是较难向外散发的,会蓄积在体内而使体温升高。如果不懂得体育卫生常识,不懂得运动负荷的调解,一旦中枢神经的温度升高,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的机能失调,甚至死亡。同时由于机体以大量出汗来增加蒸发散热(每蒸发1g汗可散热约0.58㎏),

5、体内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的丢失,可引起脱水和热痉挛等病症。气温过低对人体同样会造成损害。低温可使肌肉僵硬,粘滞性提高。因而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气温过低还会造成机体的局部冻伤或全身体温降低。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最低体温耐受限度为35℃。当大脑温度下降时,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另外,寒冷的刺激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跳加强,血流加快,血压上升,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多。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在低温下活动,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进行一般体育活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5℃左右,进行马拉松跑等大负荷运动时的适宜气温为10

6、℃左右。气湿是指空气的含水量,即空气的湿度。通常所指的空气湿度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它是空气绝对湿度(1m3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重量)与最大湿度(1m3空气中可含有的最大水蒸气重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直接影响水分的蒸发,相对湿度越大,水分越难蒸发。在气温适中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大,而在高温或低温时,较大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十分不利。高温时它阻碍人体蒸发散热,使人有闷热感,低温时它又增加体热散失,因而会加重高温或低温对人体的影响。此外,过高的气湿还会形成雾,造成空气的污染。但是,过低的气湿对人体也是不利的,它使人体皮肤、粘膜干燥,抵

7、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彼此之间。在气温过低的条件下剧烈运动,会加剧体内水分的蒸发,感到口干舌燥,呼吸道疼痛。在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气温为40%~60%,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较低为好,当气温高于25℃时,相对湿度为30%为宜。从事体育锻炼时的相对湿度以20%~30%为宜。3、太阳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射线可分为光线、紫外线和红外线三个部分。光线是许多生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人类尤为重要。光线通过视觉器官改变机体全身紧张状态及觉醒状态,对体内物质代谢、心率、体温等生理过程有很大影响。紫外线的生物作用极其明显,故又称为生物

8、射线。它的主要作用有:(1)促进体内抗体的生成和提高血液的杀菌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2)紫外线可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产生光化分解作用而死亡,有很强的灭菌作用。(3)紫外线能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