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节能节地型住宅-论文.pdf

谈节能节地型住宅-论文.pdf

ID:58092589

大小:179.5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3

谈节能节地型住宅-论文.pdf_第1页
谈节能节地型住宅-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谈节能节地型住宅-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13期山西建筑Vo1.40No.13·214.2014年5月SHANXIARCHITECTUREMav.2014文章编号:1009.6825(2014)13—0214—02谈节能节地型住宅卫晓东(山西省华城建筑设计公司,山西太原030013)摘要:结合我国目前人口众多,用地紧张的现状,从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入手,对其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的住宅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节能节地型住宅,太阳能,用地空间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我国人口众多,近几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居环境及空区的日照、自然通风、微气候环境,进

2、而影响建筑的能耗。因此在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就连农村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以建筑节能为指导思想,结合当地气候条用地也越来越紧张。怎样利用现有的土地,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件、Et照、自然通风、朝向、绿化等因素,形成系统的住宅建筑节能的需求,成为广大建筑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种情况,建设节体系,营造舒适低能耗的居住环境。能节地型住宅就成为我国住宅设计的最新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2.2住宅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1概述住区规划的节能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物周边的微气候条件,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恶化,可持续了给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供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3、而住宅是否发展的观点被提出,建筑师开始思考建筑师对能源和环境的影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有住宅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体形响。自此,“节能节地型住宅”这个新型名词开始出现。系数、建筑朝向、建筑围护结构设置,如窗墙比、围护结构传热系由于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数等因素所决定的。态破坏,有限的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国家不断发布相关的法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房屋“坐北朝南”是尽人皆知的条文、条规约束用地,鼓励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充分认识节约土良好朝向。这是由于太阳的运行规律使得这种朝向的房屋冬季地资源的重要性。可见,节能节地型住宅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最大限

4、度的获得太阳辐射热,同时南向外墙可以获得最佳的受热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客观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条件,而夏季则正好相反。但朝向的选择还要考虑其他许多因2节能与能源现状素:冬季日照和防风、夏季防晒和自然通风、降雨、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等。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包括:外墙的节能技术、屋顶保温提高,对于住宅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必然导致了建筑能与隔热技术、节能外窗技术、遮阳技术和双层玻璃幕墙技术等。耗的增加。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这些技术在住宅的设计中应权衡利弊,进行整体综合考虑。采暖、空调、通风

5、、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2.3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能耗。气候特点是影响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对自然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寒、温、热几个气候带,几乎全国建筑内部都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具有洁净、安全、长期性的特征,必将成为未有采暖或空调的需求。但是,我国气候特点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来能源环境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越的平均温度相比冬季更冷、夏季更热。此种不良的气候条件,使来越广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我国的建筑能耗工作更为艰巨。然而,与世界上相同气候条件发视。

6、我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住宅建筑单位面积用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相当差,导致单位建筑面积采暖或空调能耗高好几倍。能量不大,非常适合在住宅建筑中使用。目前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设计的有:以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用于住宅的热水系统。2.1住宅小区规划与节能技术太阳能利用的一体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与墙体一体化设计;与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面一体化设计;与阳台一体化设计;与遮阳装置一体化设计。是从分析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出发,将建筑设计与建筑微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方法。住宅小3节地与室内外环境区的规划中,选

7、址、住宅的平立剖形式、体型、间距等都会影响小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节地、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筑Researchonenergysa_衄transformationmethodoftraditionalhousesinShanxiYnanpingareaKANGZhi-yong(Shn础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13,Cina)Abstract:TakingthetraditionalhousesinDayingSh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