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

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

ID:58149570

大小:465.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2期光通信研究2014.04总第182期STUDY0NOPTICALCoMMUNICATIONS(Sum.No.182)光电器件研究与应用取样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研究朱丹丹。王海芳。(1.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河北昌黎066600)摘要:针对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多信道色散补偿问题,文章首一~.d~“一先一劬~采1mH舱用一董一~一出.一~T一量印~吣传喜~一=一~¨一一磊一u-输一舢~一出一嘲盯矩.~一.一m“阵¨~一~法啪叫g一对取样光栅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线性啁啾系数所进行的仿真实验仿

2、真结果表明,在多信道色散补偿中,啁啾取样光栅反射谱的反射率非常均匀,且都达到了9O以上;时延谱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小时延抖动<4Ops;色散图也比较均匀,能完成正负色散的补偿,且在仿真中色散值可以不超过500ps/nm。关键词:取样光栅;线性啁啾;色散补偿;反射谱中图分类号:TN2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788(2014)02—0049-02StudyonapplicationsofsampledfibergratingindispersioncompensationZhuDandan,WangHaifang(1.CollegeofElectricEngineeri

3、ng,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2.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li066600,China)0引言1理论基础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限制其传输性能的主要因本文采用传输矩阵法对取样光栅进行分析。设素包括光纤色散和光纤损耗。随着级联掺铒光纤放A为前向传输模的复振幅,A一为后向传输模的复大器[1]的应用,光纤损耗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振幅,根据耦合模理论及边界条件A(0)一1和

4、.因此光纤色散成为限制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主A一(L)一0,得到均匀取样光栅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要因素。针对不同色散的物理机制,出现了多种色为散补偿技术,如预啁啾技术、色散支持法和啁啾光纤光栅法l_2等。0uellette于1987年首次提出将啁(;)一F(,㈩啾光纤光栅应用于长距离光通信系统进行色散补式中,F为二维传输矩阵。F为第i段均匀取样光栅偿,大大提高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因啁啾的传输矩阵,表示方法如下:光栅具有体积小、非线性影响小、附加损耗小和平均fcosh(rBz)+isinh(rR)sinh(rB)]色散大等优点,在色散补偿、滤波、传感和波分复用E—JrBrBl,l

5、—i鱼sinh(rBz)c0sh(rB)一isinh(r8z)1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啁啾取样光栅可以实现多信道的色散补偿_4],因此对啁啾取样光栅的研(2)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啁啾取样光栅在色一1一式中,忌()一,()一p—A。散补偿中的应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调整啁啾取样光栅的长度、采样率、折射率调制量和啁啾系数等参27~neff(÷一)一2dz一,s一2;数,来设计用于色散补偿的取样光栅。收稿日期:2013—09-23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2407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07039,61172044);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6、2011136);河北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作者简介:朱丹丹(1978一),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光电检测、光纤及光学传感器的研究。49光通信研究2014年第2期总第182期扰加噪声比)值发生变化,UE的整体吞吐量也相应版社,2009.地发生变化,但是本文提出的AMC算法的吞吐量r2]ChenF,TaoG.AnovelMCSselectioncriterionforsupportingAMCinLTEsystem[A].ComputerAp—始终比只根据CQI选取MCS的算法要高。这是因plicationandSystemModeling(

7、ICCASM)2010[C].为本文的算法利用UE反馈的ACK/NACK对Taiyuan,China:IEEE,2010.6:V6—598一V6-603.MCS进行了动态调整,使之更适应信道条件,从而r3]3GPPTS36.201V9.1.0—2010,EvolvedUniversal获得了更高的吞吐量。而只根据CQI选取MCS的TerrestrialRadioAccess(E_UTRA):LTEphysical算法由于自身精确性的限制无法使系统吞吐量达到lay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