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

ID:58155139

大小:14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11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_第1页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_第2页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_第3页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_第4页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乙双方交接界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乙双方交接界区,下面明确说明:甲方负责:(1)燃气管线、软化水管线等公用工程管线,引至界区外1米处。(2)电引入动力柜。(3)锅炉房内设排污口。(4)15T/h、3.82MPa饱和蒸汽引至界区外1米处、产品蒸汽从界区外1米接收。乙方负责:(1)烟气引出至烟囱排入大气。(2)动力柜、控制柜放在装置内操作间中,甲方只负责动力柜电源引入,其余设备,材料,施工等均由乙方负责。(3)蒸汽接入及送出在装置界区外1米:一、基本条件:化工在生产过程中,煤制氢装置及合成氨装置会排放出一部分可燃废气(合成氨的驰放气、二期净化装置的顺放气、一期净化装置的逆放、解析的混合气,同时还可

2、以做为补加的造气装置的水煤气),可以通过该采购锅炉进行燃烧后自产蒸汽。1、甲方提供的燃气基础数据:1.1二期净化解析气:组份提氢解吸气组成解吸气量%Nm3/hH241.951722CO11.11456CO224.491005N210.54432CH411.91485.05O21509.08VolppmH2S3.71mg/Nm3NH30.45Volppm苯1.12mg/Nm3苯胺0.22Volppm环己酮0.02Volppm合计1004103.91压力,Mpa0.02备注再生气和燃料气1.2脱碳顺放气组份 PSA-I顺放气组成PSA-I顺放气量%  Nm3/hH2

3、18.82284.60CO1.9529.45CO250.45762.83N21.1116.80CH427.67418.38O227.78VolppmH2S16.75mg/Nm3NH33.40Volppm苯17.19mg/Nm3苯胺3.44Volppm环己酮0.34Volppm合计100.001512.05压力Mpa0.025备注去气柜1.3一期净化的解吸气体:正常100%负荷生产时气体量及组成:组份CO2O2N2CH4COH2组成(%)22.76750.057.10.8113.45.燃气量(供炉子烧的量)3200—3400Nm3/h4.0KPa1.4造气车间水煤

4、气(如果在燃气量不够时,可以用此气体来补充燃烧,量足够,压力4KPa)组份CO2COH2CH4N2H2SO2组成(%)24-2529-3040-413.5-4.80.8-1.50.2小于0.4说明:a)以上前三种气体都先进入一个容积1000标立的解吸气柜混合后进行混合后再引出到乙方锅炉界区外一米。压力为4.0KPA±5%.第四种气体(造气车间水煤气)不进解吸气柜,只有前三种气体不够时才用作补充的燃烧气。b)乙方只需按锅炉正常产25吨蒸汽消耗前三种气体的混合气,如果还有混合气剩余,由甲方负责引入到另外的工艺处理,不需乙方考虑。2、公用工程规格2.1蒸汽0.4MPa

5、饱和蒸汽1.0MPa饱和蒸汽1.7MPa饱和蒸汽3.82MPa饱和蒸汽3.82MPa过热蒸汽(400℃)2.2循环水供水压力0.4MPa,供水温度30℃;回水压力0.25MPa,回水温度:40℃。其中cl-含量≤40mg/L2.3脱盐水PH:7.0~8.0铁:≤0.05mg/L铜:≤0.01mg/L电导率:≤10μs/cmSiO2<20ug/l硬度≤30umol/l其中CL-含量≤5mg/L2.4仪表空气·仪表用气:P=0.40(G)Mpa,露点-40℃。2.5电低压:三相四线制380V/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TN-S系统。事故电源:双电源双回路。以上公用工程足

6、量。未做特殊标注,本协议中压力均为表压。2.6厂区自然条件2.6.1大气温度:年平均气温4.5℃年最高气温36.6℃年最低气温-4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7.9℃最热月(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7.9℃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28.9℃2.6.2大气压力平均气压99.342KPa2.6.3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0%2.6.4地震烈度:7度3、产出蒸汽要求:3.1硝酸装置开车启动时,从二期锅炉引入15T/h、3.82MPa饱和蒸汽,与本套锅炉饱和蒸汽混合后过热送出40T/h、3.6MPa、380℃过热蒸汽;3.2在硝酸装置正

7、常运行时,停止从二期锅炉接入饱和蒸汽,而从硝酸装置接入15T/h、3.8MPa、400℃过热蒸汽与本套锅炉所产过蒸蒸汽混合后进入减温减压装置处理后,送出40T/h、2.5MPa饱和蒸汽。三、工艺、设备及安全描述3.1制造锅炉所依据的验收标准JB/T1613-19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1615-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JB/T1625-2002《工业锅炉焊接管孔》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1612-1993《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

8、程》96版GB71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