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论文.pdf

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论文.pdf

ID:58156392

大小:72.38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5

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3期江苏陶瓷Vo1.47.No.32014年O6月JiangsuCeramicsJune,201473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周莉(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214221)摘要在中国茶史上,古人对精美团茶和奢华茶具的追求已登峰造极。本文以紫砂光货“古韵壶”为例,简述了“古韵壶”的简约美、圆润美及其文化韵味。关键词紫砂光货:古韵壶紫砂光货的造型,通常具有结构严谨、轮廓端庄周正、线审美标准。面简洁明快等特点。上等的紫砂光货佳作。曲线流畅、大方舒3紫砂“古韵壶”的圆润美展。现代紫砂光货在高度有限的外轮廓线上极尽最大的转换变化,有张力、有精神,

2、这奠定了紫砂光货以朴素、凝练为显著紫砂“古韵壶”的造型具有“圆、稳、匀、正”的美感,它骨肉特征的艺术风格。以简约时尚为美的美学风范。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显示了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充分运用了比例与尺度、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对称1紫砂光货“古韵壶”的造型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造型形式美的原理,创造出了这款圆润紫砂“古韵壶”(见图1)造型古朴,整体搭配清新而淡雅,而丰美的紫砂壶造型,并注重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细自然和谐,十分优美,平静中孕育着动感。观“古韵壶”的身筒,部精心制作,并统一于“古韵壶”整体的圆润造型设计中。壶身弧度饱满,线条圆润有力、灵动

3、优雅;壶肩圆滑自然,流把4紫砂“古韵壶”的文化韵味协调,张力十足;大口盖,大气十足;口盖子母线精确地将壶盖、壶口分割开来,口盖线圆润精细。“古韵壶”整体朴拙浑厚,紫砂壶艺的造型既反映作品的创作内涵.又突出了作品壶颈及壶身骨肉匀称,而顶盖上的宝珠钮更具天然神韵。圆润的气度,同时彰显了作者的个性风格。紫砂壶艺造型不管如何的壶钮与壶身一致,应和之下韵味十足。耳形壶把随身势,端变化,都应当在创新设计实践中理解感悟,反映在自己作品的庄宛若大家闺秀。这款外似美玉、内如碧云的“古韵壶”如若长内涵里。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壶艺创作者应该在紫砂壶艺创作期使用,能使茶汁滋养,轻轻地把玩、摩挲壶

4、身,则壶器表面Et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多了解历史文化,以增厚自己的文益光洁如镜。化底蕴,增强创新意识,使紫砂壶更具生命力,且更具内在的文化韵味美。紫砂“古韵壶”蕴含着深厚的“圆”文化,整个壶体圆润可爱,显示了壶体的外形美与韵律美,它是紫砂圆壶变化发展的典范,对紫砂古典艺术注入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艺术美感。紫砂“古韵壶”之美,不但表现为圆润的造型之美。使人愉悦,更深层次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圆”文化之美。我国古代图1古韵壶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2紫砂“古韵壶”的简约美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

5、,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紫砂壶的造型,自明、清时期流传至今,已经纯熟流美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以圆为美的思维模式,既合乎于自然,又古人创制的紫砂光货经典器型俯拾皆是。但有一些紫砂陶艺超越了自然,成了人们在审美王国中所追求的“自由的境界”。的初学者对于紫砂的创作往往是看看就画.无所顾忌.他们在此外,中华民族追求任何事情的圆满,人逢喜事,花好月圆,欢壶上的表现常常破坏壶的线条和造型美,而紫砂装饰最起码乐和谐,阖家团圆,这把紫砂“古韵壶”仿佛就能满足人们的心的要求是画面要与壶的造型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同时兼具工理需求。艺美感,这种粗放型的创作忽视了壶是作为

6、整体而存在于紫紫砂“古韵壶”的造型虽简单。但透过这有限的体量和空砂陶的创作中。紫砂光货之美,得中国传统艺术之线条美。甚间,却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它内在的无限魅力。对于紫砂壶的从至可以说,优秀的紫砂器已经简约、凝练到像行云流水般自然业者来说,作品里应包含某种意义和追求,才能体现壶的内在了,不可增减丝毫。可谓“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这一点在灵气。这款紫砂“古韵壶”,虽简约朴素,都不难看出对简约生紫砂“古韵壶”中体现了出来,这也是紫砂制作过程中重要的活的追求,这正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传神的内涵所在。收稿日期:2014—06—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