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霖籍贯考-论文.pdf

余霖籍贯考-论文.pdf

ID:58156494

大小:244.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余霖籍贯考-论文.pdf_第1页
余霖籍贯考-论文.pdf_第2页
余霖籍贯考-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余霖籍贯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医史杂志2014年7月第44卷第4期ChinJMedHistJul2014,Vol44,No.4.人物.余霖籍贯考程新余霖(1723—1795),名霖,字师愚,清代雍正、吴贻泳,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五十八年中会乾隆年间人,《清史稿》中少数有传的医家之一,温试第一。童子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资热学派的大家。著有《疫疹一得》一书,于乾隆五十格的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3个阶段,分别九年(1794)刊行。关于余霖籍贯,目前有“安徽桐在本县、府与省举行。城”和“江苏常州”2种观点。笔者以为当

2、以“安徽张序署名及吴序中“适郡城辄与师愚俱”均表桐城”之说为是,而“江苏常州”之说有误。明余氏为桐城人无疑。以上4篇为《疫疹一得》在乾隆五十九年初刊1.“安徽桐城”说之是时的全部序文,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安徽桐城。“安徽桐城说”的依据比较充分,胪列如下。古人对籍贯很重视,序文作者不可能搞错,自序更不可能出错。至于作者自称用桐溪而非桐城,则因桐1-1《疫疹一得》乾隆五十九年初刊本“序”溪蕴含了历史与文化因素。《疫疹一得》1794年初刊本有《蔡曾源序》、《张1.2《清史稿》若淳序》、《吴贻泳序》、《余

3、霖自序》4篇序文。《蔡曾源序》日:“桐城余师愚先生,与予同客都余霖,《清史稿》有传:“霖,字师愚,安徽桐城下,订忘年之交,历二十余年,今年且将七十人。乾隆中,桐城疫,霖谓病由热淫,⋯⋯后数年,至矣。⋯⋯岁甲申,桐邑中人,大率病疫。时先生方游京师,大暑,疫作,⋯⋯霖所著日《疫疹一得》,其论大梁,痛其尊人为群医所误,乃益肆力于古人与有性有异同,取其辨证,而以用达原饮及三消、承书。”⋯气诸方,犹有附会表里之意云。”桐溪师愚氏余霖自叙:“乾隆甲申,予客中州,以上是《清史稿》中关于余霖的记载。作为正先君偶染时

4、疫,为群医所误,及奔丧回里,检视诸方,史,《清史稿》所载无疑具有很强的可靠性。总不外此三法,抱恨终天,曷其有极?”_11.3王孟英《温热经纬》蔡曾源,四川I崇宁人,清乾隆甲辰进士。由蔡序可知:①余霖为桐城人;②其与余氏2O余年忘年之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是温病学派四大代表人物交,可谓非常了解;③乾隆甲申桐城流行疫病,且余之一,他认为余霖所撰《疫疹一得独识淫热之疫,父为群医所误治,而余氏此时正在中州大梁(今河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为仲景之功臣”l4【l,南省开封市)。蔡序与余氏自序所记相符。余氏自故

5、将其书“节取而删润之,纂为圣经之纬”,编入《温序“奔丧回里”中的“里”,指故乡,亦即余氏的里籍热经纬》之中,名《余师愚疫病篇》。为桐城。王氏收入《温热经纬》中的《疫疹一得》,系庄制张序末署“同乡姻弟张若淳顿首拜撰”_1l5。亭道光八年(1838)重刊本。王氏云:“越五载,毗陵张若淳,安徽桐城人,为张廷玉第7子。张廷玉庄制亭官于长芦,重镌《疫疹一得》。⋯⋯原书初刻与其父张英“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是中国历于乾隆甲寅,而世鲜流行,苟非庄氏,几失传史的美谈。张英晚年隐居安徽桐城龙眠山(下文的矣。”_4

6、】1甜王氏书中又云:“近见桐乡陆定圃进士《冷桐溪即龙眠河,源于此山)。庐医话》①载其治王缵功阳明热证。””《吴贻泳序》日:“予友余君师愚,儒也,即医也。然而关于余霖的籍贯,王孟英既未认可庄氏的忆予应童子试,适郡城辄与师愚俱”。①王氏为海宁人,《温热经纬》书成于咸丰二年。陆氏为桐乡DOI:10.3760/ema.j.issn.0255-7053.2014.04.010人,《冷庐医话》初刊于咸丰八年。因海宁、桐乡两县接壤,均属浙江作者单位:230038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嘉兴,故王氏能于《冷庐医话

7、》初刊之前即先见到该书。中华医史杂志2014年7月第44卷第4期ChinJMedHistJul2014,Vol44,No.4毗陵(今常州),也未认可陆氏的常州,甚至未引用州”之说主要源于《松龄跋》、《庄制亭序》和《冷庐余氏自署的“桐溪”,而是在书中直接点明“桐城余医话》。后人又在“江苏常州”说的基础上引申出霖漫识”[]。“常州桐溪”的地名以及“寓居桐城”之说。可见,在对庄氏、陆氏,尤其是余氏均了解的基2.1《松龄跋》础上,王氏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疫疹一得》早期各版本均有1篇“跋”(此跋不1.4《

8、阅微草堂笔记》见于庄氏延庆堂本及之后的多数版本中),署名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癸丑春夏间,“前江南常镇通道工部营缮司郎中年家眷同学弟松京中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龄”。“常镇通道”,即“常镇通海道”,原为康熙十三治之,亦不甚验。有桐城一医,以重剂石膏治冯鸿胪年(1674)所置的江镇道,康熙二十一年(1682)增领星实之姬,人见者骇异。然呼吸将绝,应手辄痊。踵常州府,更名常镇道;乾隆三十三年(1768)更名常其法者,活人无算”。镇通海道。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