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

ID:58181660

大小:6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26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姓名:和家慧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周一下午78节实验一:方程及方程组的求解一实验目的:学会初步使用方程模型,掌握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方程组的求解方法,MATLAB函数直接求解法等。二问题:路灯照明问题。在一条20m宽的道路两侧,分别安装了一只2kw和一只3kw的路灯,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5m和6m。在漆黑的夜晚,当两只路灯开启时(1)两只路灯连线的路面上最暗的点和最亮的点在哪里?(2)如果3kw的路灯的高度可以在3m到9m之间变化,如何路面上最暗点的亮度最大?(3)如果两只路灯的高度均可以在3m到9m之间变化,结果又如何?三数学模型XSP1P

2、2R1α1α2QyxOR2h1h2解: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模型P1=2kwP2=3kwS=20m照度计算公式:(k为照度系数,可取为1;P为路灯的功率)(1)设Q(x,0)点为两盏路灯连线上的任意一点,则两盏路灯在Q点的照度分别为Q点的照度:要求最暗点和最亮点,即为求函数I(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应先求出函数的极值点算法与编程利用MATLAB求得时x的值代码:s=solve('(-30*x)/((25+x^2)^(5/2))+(54*(20-x))/((36+(20-x)^2)^(5/2))');s1=vpa(s,8);s1计算结果运行结果:s1=1

3、9.9.8.-11.*i.e-18.+11.*i因为x>=0,选取出有效的x值后,利用MATLAB求出对应的I(x)的值,如下表:x00.9.19.20I(x)0.0.0.0.0.综上,x=9.33m时,为最暗点;x=19.97m时,为最亮点。(2)路灯2的高度可以变化时,Q点的照度为关于x和h2的二元函数:与(1)同理,求出函数I(x,h2)的极值即为最暗点和最亮点算法与编程利用matlab求得x:solve('3/((h^2+(20-x)^2)^(3/2))-3*(3*h^2)/((h^2+(20-x)^2)^(5/2))=0')ans=20+2^

4、(1/2)*h20-2^(1/2)*h即x1=20+2^(1/2)*h(舍去)x2=20-2^(1/2)*h利用matlab求解h2solve('-30*(20-2^(1/2)*h)/((25+(20-2^(1/2)*h)^2)^(5/2))+9*h*(20-(20-2^(1/2)*h))/((h^2+(20-(20-2^(1/2)*h))^2)^(5/2))=0')ans=7.14.因为h在3~9之间,所以h2=7.42239m再利用matlab求解x和亮度I算法:h=7.42239;x=20-2^(1/2)*hI=10/((25+x^2)^(3/2

5、))+(3*h)/((h^2+(20-x)^2)^(3/2))计算结果结果:x=9.5032I=0.0186综上,x=9.5032,h2=7.42239时,最暗点的亮度最大,为0.0186w。(3)两盏路灯的高度均可以变化时,I为关于x,h1,h2的三元函数,用同样的方法求解=算法与编程利用matlab求解x,h1,h2的值:算法:solve('1/((20-x)^3)=2/(3*(x^3))');s1=vpa(s,6);a=(1/sqrt(2))*s1;a1=double(a);b=(1/sqrt(2))*(20-s1);b1=double(b);a

6、1,b1,s1计算结果结果:a1=6.59405.1883+12.0274i5.1883-12.0274ib1=7.54828.9538-12.0274i8.9538+12.0274is1=9.325307.33738+17.0093*i7.33738-17.0093*i综上,h1=6.5940,h2=7.5482,x=9.32530时,最暗点的亮度最大四分析、检验和结论经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软件MATLAB的使用,我们已经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五心得体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型的线性/非线性方程组我们已可以用计算机简单方便的计算出来了。对我们的生活

7、有很好的提高。实验二:数据插值与拟合实验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了解插值、最小二乘拟合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MATLAB计算一维插值和两种二维插值的方法;[3]掌握用MATLAB作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和曲线拟合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针对实际问题,试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计算一维插值和两种二维插值的方法求解;1.用MATLAB中的函数作一元函数的多项式拟合与曲线拟合,作出误差图;2.用MATLAB中的函数作二元函数的最小二乘拟合,作出误差图;3.针对预测和确定参数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三问题:数据插值山区地貌:在某山区测得一些地点的高程

8、如下表3.8。平面区域为(1200<=x<=4000,1200<=y<=3600)试作出该山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