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

ID:58184043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课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质疑》教案设计语文教案设计单位教师年级五课题质疑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疑以及质疑的意义。2、知道哪些是可以质疑的对象。重点了解质疑的对象有哪些。难点找出教材事例中的不合理之处。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意图一、激趣导入二、认识如何用模型解释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匣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

2、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小组讨论交流班级交流设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质疑概念由模型引出质疑概念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三、探究纸筒模型四、小结: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

3、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匣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2、教师出示DNA模型(图)、三球仪(模型)、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释DNA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4、思考并交流:用模

4、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1、谈话:(出示纸筒模型)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拉动露在在纸筒外面的任意一根线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你们觉得纸筒里的线绳是怎样连接的?把纸筒里的线绳的连接情况画下来。2、学生建立图示模型来进行解释。3、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画的模型,用合适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来验证自己的解释。1、如何获得“黑盒子”里的信息:可利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了解周围环境,以确定物体间的相互关系。思考讨论交流、总结思考并交流学生建立图示模型来进行解释。进一步明确如何获得“黑盒子”2、怎样建立模型,解释现象:(1)分析问题;(2)收集数据;

5、(3)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4)确定条件;(5)规定材料;(6)建立初步模型;(7)评价模型;(8)修改模型里的信息:可利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了解周围环境,以确定物体间的相互关系板书设计质疑1、质疑要探究的问题是否具体、明确2、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3、质疑是一种解释是否正确可靠4、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