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ID:58211591

大小:11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27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乡一中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乡一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11实验班)试卷说明:1、本试题卷共六大题,24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2、所有答案均写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敛裾(jù)船棹(zhào)愆期(qiān)夙兴夜寐(sù)B.瘙(sāo)痒契阔(qì)着衣(zhuó)义愤填膺(yīnɡ)C.溘死(kè)愀然(qiǎo)女娲(wō)力能扛鼎(gāng)D.禊事(xì)赎罪(shú)蜷缩(quán)一模(mú)一样2.下列各句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恋着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B.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C.《家》中的觉新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养成了委屈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不可能像觉慧那样,大胆反抗,义无反顾。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

3、:“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B.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完美无缺的伟大人物。C.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的“苹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

4、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C12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5、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凡事过犹不及,,,,,或者变成明哲保身,或者变成圆滑世故,或者变成是非不分。①超越了这个度

5、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④成熟也是有度的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二、文言文阅读(共23分)阅读《赤壁赋》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8题。(共9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

6、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环绕、盘绕B.举匏

7、樽以相属属:通“嘱”,劝酒C.知不可乎骤得骤得:突然得到D.遇之而成色遇:接触、看到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B.A.苏子愀然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何为其然也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哀吾生之须臾寄蜉蝣于天地8.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客对话的内容实际上是作者内心思想矛盾和感情复杂的反映,运用主客问答的方法,可以使行文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此充分展现。12B.作者通过多组对比,揭示出“悲”的原因。文中既写了曹孟德一世

8、之雄的兴亡之悲,也写了由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对比所生之悲,还写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所生之悲。C.作者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阐述了自然万物变化与永恒的哲理,表现出作者无奈消极的人生态度。D.文段句式骈散结合,结构、句法、韵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