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docx

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docx

ID:58216610

大小:12.2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7

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docx_第1页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今天的辩题是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概念:门当户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过时是指陈旧不合时宜。在倡导自由恋爱的当代社会,门当户对包含男女双方家庭各种客观条件上的对等,更多强调的是男女双方的心理特点和精神追求的一致性。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门当户对有利于以后的婚姻生活。门当户对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从2011年500点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300点。说明大多数人认可并关注着这种观念,那他在当代社会就是不过时的。从明代《西厢记》流传至今的“门当户对”

2、婚恋观为何能流传至今,日久弥新呢?我方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门当户对的双方会因为相似相吸引。心理学上相似性吸引理论认为,人们更喜欢和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男女双方在价值观方面一致、性格爱好相近、能力和知识水平相接近,是爱情和婚姻最理想的选择。正如世纪佳缘发布的2015年婚恋观报告显示,33%的男性和50%的女性表示赞同“婚姻应该门当户对”的观点,远高于反对比例。上海市民政局调查显示,上海市结婚的青年中门当户对仍是主流。第二,门当户对的婚姻更加亲密稳定。社会心理学认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人们很多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是家

3、庭熏陶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在婚姻生活中很可能产生更多的分歧和摩擦,降低幸福指数。我们不愿意去冒失败的风险去和自己相差很多的人去约会,但是却很容易和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从而保证婚姻的稳定性。第三,门当户对的双方可以在婚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婚姻是结婚双方在门当户对的前提下进行的等价交换。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刺激命题,交换双方通过交换,实现自身价值而获得最大回报。双方在心理上感觉自身能力,社会地位,接触的社会外界,形成了实力相当的两方,更能促使结婚双方频繁进行这种交易,增进夫妻双方的感情。正如北大教授王

4、跃生所言:婚姻始终都意味着具有同样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男女的结合。只有在层次相当的婚姻当事人之间才有资格进行交换,这样才能彼此实现价值,从婚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使婚姻状态达到最优境界。综上,门当户对的婚恋观在现代社会仍然流行,它可以促进二人相似相吸,走进婚姻的殿堂,并在婚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因此我方坚定认为现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并不过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