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

ID:58218408

大小:1.7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9-05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_第1页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_第2页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_第3页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_第4页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课件】材料成型工程第四讲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前滑和后滑轧制时存在前滑和后滑现象,这种现象使轧件的出辊速度与轧辊的圆周速度不相一致这个速度差在轧制过程中并非始终保持不变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连轧机上轧制和周期断面钢材的轧制等都要求确切知道轧件进出轧辊的实际速度那么,轧件的速度与轧辊周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3.1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3.1.1前滑与后滑概念的引出及定义1)前滑与后滑概念的引出说明轧件的延伸是被压下金属向轧辊入口和出口两方向流动的结果(1)后滑:轧件进入轧辊的速度υH小于轧辊在该点处线速度υ的水平分量υcosα,

2、这种现象叫做后滑。(2)前滑:轧件的出口速度υ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υh,这种现象叫做前滑。2)前后值的定义公式后滑值如果将前滑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各乘以轧制时间t,则得3)前滑值的实验测定如果事先在轧辊表面上刻出距离为LH的两个小坑则轧制后测量Lh即可用实验方法计算出轧制时的前滑值。3.1.2前后滑与有关工艺参数的关系1)体积不变定律按秒流量体积相等的条件2)参数的关系前后滑存在一定关系前后滑是延伸得组成部分当αμ一定,Sh升则SH降。实际应用中只要研究一种现象即可3.2轧制过程中的变形运动学及中性角3.2.1轧制过程的运动学1)几

3、点假设轧件无宽展变形区内任一截面不同高度变形均匀,水平速度一致。变形区内单位时间秒流量相等2)运动分析注意实际变形不均速度不均分析结论轧件变形区存在一截面,轧件的运动速度与该截面对应轧辊线速度水平分量相等,截面为中性面,将变形区划分为两个部分,前滑区和后滑区。中性面与轧件出口面间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中性角,用γ表示。前滑区轧件运动速度大于轧辊线速度水平分量,出口处达到最大,金属相对轧辊表面向前滑动。后滑区轧件运动速度小于轧辊线速度水平分量,轧件入口处有最小值。金属相对轧辊表面向后滑在前滑、后滑区内金属相对轧辊表面产生滑动的方向不同,

4、导致摩擦力的方向不同。在前、后滑区内,轧件表面上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指向中性面。3.2.2中性角的确定1)轧制过程中变形区轧件受力分析根据轧件受力平衡条件确定中性面的位置及中性角γ的大小。如右图所示Px—轧件表面上的单位压力值。tx—轧件表面上的单位摩擦力值。不计轧件的宽展,考虑作用在轧件单位宽度上的所有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根据力平衡条件,取此水平分力之和为零中性角是决定变形区内金属相对轧辊运动速度的一个参量。上式积分结果当Q1=Q0或Q1=Q0=0时有2)中性角公式讨论左边式子反映了三个特征角的关系。当α=β有最大γγ=β/4三

5、个特征角的关系当f=0.3f=0.4中性角最大4-6度一定摩擦条件下咬入角越小,中性角越趋于咬入角的一半。3)关于中性角公式的说明实际轧制中PX不为常数接触面不一定全为滑动区,也存在粘着区(热轧)3.3前滑的计算及影响前滑的因素3.3.1前滑的计算方法1)两点假设变形区各横断面秒流量体积不变,变形区出口断面金属的秒流量应等于中性面处金属的秒流量,得出:(1)忽略宽展对前滑的影响2)公式推导中性面处轧件速度及截面高为:此式即为E.芬克前滑公式,从上式可看出Dγh为影响前滑得主要因素在(1)式两边同乘1/v得3)对芬克公式得讨论不同条

6、件下计算结果4)前滑公式的说明(1)忽略宽展的条件下导出,存在宽展时,用公式计算的结果要乘系数0.9-0.98,宽展小取上限,宽展大取下限。(2)定义公式适用于计算各种条件下的前滑实验结果3.3.2影响前滑的因素生产实践表明,影响前滑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因素有:辊径摩擦系数压下率轧件厚度和孔型形状等等。1)轧辊直径的影响前滑值公式可以看出,前滑值是随辊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辊径增加时咬入角α就要降低,而摩擦角β保持常数,所以稳定阶段的剩余摩擦力就增加,由此将导致金属塑流速度的增加,也就是前滑的增加。轧辊直径

7、对前滑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辊径D<400毫米时,前滑值增加的较快;辊径D>400毫米时,前滑值增加的较慢.这是由于辊径增大时,伴随着轧辊线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相应降低,所以剩余摩擦力的数值有所减少;另外,当辊径增大时,ΔB增大,延伸相应地也减少。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前滑值增加的较为缓慢。2)摩擦系数的影响实验证明,f越大,在压下率相同的条件下,其前滑越大。这是由于f增大,剩余摩擦力增加,因而前滑增大。利用前滑公式可知,f增加导致中性角γ增加,因此前滑也增加如图所示轧制温度对前滑的影响凡是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如轧辊材质、轧件化学

8、成分、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等)均能影响前滑的大小3)压下率的影响由实验曲线可见,前滑随压下率的增而增,其原因是由于压下率增加,延伸系数增加。当Δh=常数时,前滑增加非常显著。咬入角不变,故前滑有显著增加。当h=常数时或H=常数时,压下率的增加,延伸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