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

ID:5821868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_第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_第2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_第3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解说模式   1国内外研究综述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內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   国外对环境解说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涉及环境解说的定义、媒介、功能和受众等方面。Ham把20世界60年代至今的解说研究分为四个阶段。Todd表明最近20年来对环境解说的总体规划使旅游地产生很大的变化,之前的解说大多注重知识的讲解,而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还要照顾

2、到更多复杂信息的掌握。   国内研究起步晚。吴必虎、高向平和邓冰对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做了综述和总结,以更好的为国内环境解说模式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刘长海和李宏认为环境解说是旅游景区一种有效而关键的管理手段,并对国内的环境解说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乌恩和成甲针对自然公园进行研究,并提出现存问题以及其主要原因。窦萌春与乌恩从规划的角度,以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为例,基于价值分析讨论旅游规划。   2环境解说类型   人员解说   人员解说即导游解说。通过讲解员的现场解说和游客们的互动,可以让游客获得相关的知识,提高生态环

3、保意识。人员解说也是最为传统的环境解说方式。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遇到感兴趣的可以随时向讲解人员提问,较为灵活。因此,人员解说的质量在于讲解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质能力。   非人员解说   非人员解说方式较为多样,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有更多的新兴解说方式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非人员解说方式包括了解说标志牌、解说场馆等硬件设施。解说标志牌是使用最多的环境解说媒介。一般由自然保护区景区管理人员统一设置,也有部分是社会团体制作的。采用统一的方式,有悬挂式,立式和粘贴式等多种方式。   非人员解说还包括了导览手册、A

4、PP等软件设施。   3分析与建议   针对不同的人群   在进行环境解说的时候,许多自然保护区没有针对旅游者群体进行细分,而是采用“一网打尽”的讲解方式,过于模式化。环境解说要了解游客们有不同的年龄、教育背景、文化素养及旅游目的,对讲解服务的需求不同。解说对象,我们所采取的解说风格和解说方式也不同。   志愿团体与社区参与   自然保护区应该尝试着与周边的高校或者本地NGO联系,建立志愿者团体,参与到环境解说体系。或者是在不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各类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日,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环

5、境教育日等。其中,又以环保公益活动为主,包括了植树、动物救助和志愿讲解。   多样化的环境解说步道和路线   环境解说应该和路线设计相结合。多样化的路线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还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缓解旅游者对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不同的主题路线应该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置不同的解说方式。   环境解说硬件设施的细节与趣味   传统的解说方式大多以解说标志牌为主,缺乏和旅游者的互动。而成功的旅游解说应该是能让旅游者感到获得知识的愉悦,并且印象深刻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解说可以在环境解说牌上做文章,除了

6、上文讲过的二维码互动外,还可以采用问答式,将相关的生态问题写在标志牌上,引导旅游者观察周边的环境,思考问题,使其记忆深刻。问答式的标牌可以使旅游者投入其中,互相交流,更好的达到环境解说的目的。   4发展趋势   旅游者主动性强,互动程度高   随着国民文化程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旅游经验的增长带来的旅游成熟度的提高。旅游者们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而是转向体验旅游等更为深入的层次。与此同时,部分旅游者在享受旅游地带来的美景是,也开始尝试了解当地更深入的风土人情和生态环境,并且为当地的发展做贡献。   这表明了旅

7、游者对旅游中获得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自然保护区也应该加大和社会和联盟旅游者的互动力度,进行环境讲解,承担公众生态环保知识普及与教育的角色。   环境解说硬件设施和谐化   自然环境保护区的解说系统采用的材质由最开始的玻璃、水泥、塑料等逐步向木质环保材料进化。木质环保材料更加符合自然保护区的定位,且质朴的颜色不会干扰旅游者的观景感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提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