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奴隶到宰相.doc

从奴隶到宰相.doc

ID:5821996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从奴隶到宰相.doc_第1页
从奴隶到宰相.doc_第2页
从奴隶到宰相.doc_第3页
从奴隶到宰相.doc_第4页
从奴隶到宰相.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奴隶到宰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奴隶到宰相  商代的用人制度是“器惟求新,人惟求旧”,即使用贵族阶层人士担任商王朝各级官吏。像伊尹、傅说这样从社会最底层提拔起来的官员,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少见的特例,这些特殊之人也多是贤能之士、治国良才。正像伊尹一样,傅说也是一个有知识、有见地的人,肯定也是对商王武丁有所教诲的人,正如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那样,他在治国之道上曾经对武丁多有启发,所以他才能赢得武丁的信任、仰赖和倚重,也才能被后人称颂为圣人。因此,要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武丁时期殷商的社会政治文化,傅说是极为关键的人物。  然而,限于资料,人们对于傅说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傅说身上仍然环绕着诸多谜

2、团,其中傅说之傅的来历关涉到当时的官制以及姓氏制度等诸多方面,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经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我们认为傅说之傅,不是以傅说版筑之地的傅岩得来,而有可能是后世《周礼》中“保”、“傅”等教育官职之前身。  一、关于傅说史料的运用问题  要研究傅说,首先遇到的就是史料的问题。目前流传下来的记录傅说相关事迹和言论的史料,主要保留在《国语・楚语上》、《史记・殷本纪》、古文《尚书・说命》、《墨子・尚贤中、下》、《孟子・告子下》、《庄子・大宗师》、《荀子・非相》、《楚辞・离骚》、《韩非子・难言》、《礼记・学记》、《吕氏春秋・求人》、今本《竹书纪年》

3、等文献中,其后的《元和姓纂》、《广韵》、《通志・氏族略》、《晋书・天文志》、《新唐书・宰相世系》等书中也有关于傅说事迹、姓氏以及身份的记载。  综合来看,有关傅说的传世文献资料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制约着我们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文献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失之简略。除《国语・楚语上》、《史记・殷本纪》等记述较为详细外,大多数都极为简略,一笔带过。其次,缺乏最直接的一手资料,傅说是武丁时期的重臣,是“武丁中兴”的主要辅佐,但是在大量的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却仍然没有找到比较让人信服的关于傅说的记载。再次,史料真伪难辨,争议较大。其中最主要的争论集中在古文《尚书・

4、说命》上,过去多认为其为伪作,近来也有学者力证其真,是否应该运用《说命》来研究傅说,以及如何看待其中所反映的思想,还需要重新考量。最后,现有史料之间的不一致性,导致了研究者解读的歧义。比如关于傅说的身份,既有胥靡说,也有庸隐说;再如傅说之傅的问题,既有主张来自地名,也有主张来自官职。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继续在甲骨文中寻找傅说的踪迹外,还有待于新出土文献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丰富的材料。如李学勤先生认为上博简编者指出的《竞建内之》中“傅鸢”即“傅说”,在古文字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并进一步指出郭店简《成之闻之》中“允师济德”一句为《说命》之佚文。  更

5、为幸运的是,近年发现的清华简中亦有《说命》三篇,且每篇简背皆题作“尊之命”,整理者认为简文中多有与传世文献征引《说命》轶文相合之处,应为失传的原本《说命》。简文公布之后,很多学者认可这一观点,并通过与古文《尚书・说命》进行对比,认为清华简《说命》三篇就是《书序》所说的《说命》三篇,更进一步证明了古文《尚书・说命》的伪书性质。不过也有人认为清华简《说命》恰恰证明古文《说命》为真本,甚至有人质疑清华简《说命》为后世赝作。  因此,我们以为,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史料,都应该用科学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既不轻易否定,也不要完全盲从。即使是作伪的史料,也并不是

6、凭空作伪,而总会有一定的依据,所以其中也会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古文《尚书・说命》固然晚出,甚至可能是后人的伪作,但其中仍有能够反映殷商时代特色的东西,比如其中记载武丁以梦求贤的事迹,既合于传世文献,又符合殷人重视梦兆与占梦的习俗;再如《说命》中武丁寄希望于傅说能实现殷道复兴时的一个比喻“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也反映了“殷人尚酒”的饮食观念,更符合殷商时代出现大量青铜酒器、殷商王朝最后以嗜酒亡国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向来被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史料也可能会有问题,同样需要我们辨别分析。比如《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武丁举傅说为相后“遂以傅险姓之,号日傅说”,就

7、明显掺进了后世的观念,殷商时期是否有姓尚存疑虑,赐姓就更少见,所以有学者已指出“傅”不是“姓”而是“氏”。  二、关于傅说之傅的两种解释及其辨析  傅说是殷商时期公认的辅佐重臣,他被武丁从最底层拔擢为相的事迹也被当作尚贤的榜样广为流传。然而关于傅说之傅的来历,自古即有分歧,至今仍未完全解决,概括下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影响最大的是以《史记・殷本纪》为代表的以地名为姓氏的说法,目前也是最被认可的观点。《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恩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

8、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日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