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

ID:5822008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_第1页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_第2页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_第3页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_第4页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金融业蓬勃发展和民众消费习惯及理念的转变,信用卡市场发展迅猛,但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和信用卡不良透支率等均有所上升。本文以分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风险来源及风险特征为基础,追溯其风险成因,进而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防范策略  中国信用卡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止2016年末,国内信用卡发卡数量共计4.65亿张,同比增长7.60%,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信用卡授信总额达9.14万亿元,同比增长29.06%,卡均授信�~度1.96万元,授信

2、使用率644.45%。与此同时,信用卡风险也在不断增大,2016年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535.68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0%,同比增长17%。信用卡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  1.信用风险  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指信用卡持卡人由于经济变动或其他客观与非客观因素不愿或不能遵循协议规定偿还透支本息的风险。常见表现形式为:部分持卡人个人关键信息变更却未能及时与银行联系,导致信用卡透支无法追讨,亦或持卡人申请信用卡时的资信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其难以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而银行对此一无所知。  2.欺诈风险  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指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系统漏洞,通过伪卡

3、、冒卡,冒充持卡人进行恶意套现、诈骗而产生的风险,其实质是“未经授权的使用”,包括欺诈交易和虚假申请。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伪卡,即伪造信用卡不法分子以虚假或伪造的文件违法申领信用卡,或通过高科技手段窃取卡上相关信息到假卡中进行恶意透支消费;二是冒卡,即合法持卡人的信用卡遗失或被盗,不法分子获得后非法使用,假冒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或提现;三是恶意透支,即持卡人获得信用额度以后,恶意刷卡并超过限额及规定的还款期限,发卡行已催收超额款项却仍旧不进行偿还;四是虚假挂失,即持卡人谎称遗失信用卡,并在柜台办理了遗失手续后,利用发卡银行止付生效前的这段期限,大量刷卡透支;五是与特约商户勾结诈骗,即少

4、数特约商户收银员不及时与发卡银行进行清算对账、采用重复压卡或伪造签购单等手段,诈骗发卡银行资金。  3.操作风险  信用卡业务的操作风险指由于内控不健全、人员操作失误、系统故障以及外部事件等人为过失而引起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内部控制失当,即信用卡的发卡审批往往流于形式,发卡行只在意事前的推广和信用卡销售,缺少对持卡人的后续管理,更缺乏专门的催收部门,没有形成标准的信用卡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二是人员失误,即内部人员或特约商户防范意识不高,发卡银行内部人员或商铺的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在业务操作中出现纰漏而造成的风险;三是系统故障,如计算机程序无法正常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和策略指

5、导模型的失误等;四是外部事件,如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更迭引致的信用卡风险。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来源分析  1.持卡人  据《2016信用卡活跃用户消费报告》,2016年66%的用户持三张以下银行卡,持五张及以上的达到了20%,一人多卡已是普遍现象,信用卡频繁使用和随意使用导致其风险不断增加,信用卡业务的持卡人风险来源不可忽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持卡人恶意透支导致欺诈风险;二是持卡人在不通知银行的情况下进行地址及联系方式变动,与发卡银行中止联系而导致信用风险;三是持卡人因无意泄露个人信息、登陆非法网站、点击非法链接等导致的欺诈风险。  2.银行  来源于银行的风险起因大致为以下

6、几类:一是银行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全。信用卡的发行、管理和后续催收核销缺少专门且系统的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往往滞后,各职能部门权责划分不清,管理存在交叉或盲区,更没有专项部门和独立的监督机构;二是,银行外部营销漏洞明显。国内信用卡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激烈,银行的营销一味重数量轻质量,且营销人员往往为聘用人员,流动性大,易产生操作风险;三是,银行员工违规。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甚至勾结不法分子;四是,银行技术有限。国内银行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审查审批技术模型和风险控制模型,信用卡审批往往采取人工审核,对申请人风险的判断全凭主观,缺乏准确性。  3.特约商户

7、  来源于特约商户的风险起因大致为以下几类:一是违规套现,即特约商户为获取1%―3%的手续费,”自买自卖”或与人勾结,通过虚假刷卡消费、伪卡盗刷、网络交易或退货等形式,套取银行现金;二是特约商户操作不当,不按流程核对刷卡人信息、甚至不要求签名便接受已止付的信用卡;三是恶意欺诈,部分特约商户假借金融中介服务,以他人名义申请POS机后与持卡人不良勾结,恶意盗刷。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相关立法滞后  国内法律多为对银行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