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

ID:5822009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_第1页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_第2页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_第3页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_第4页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再论商韩的人性论  摘要:过去研究多认为《商君书》、《韩非子》讲人性恶,如果根据新近学界的研究成果,将其中有关人性论的篇章进行历时性分析,则可以发现人性恶只是商鞅、韩非子学派在一段时期、一定条件下的说法,并不是其主要的说法,只是被后人选择性地释读而造成的结论。商鞅学派主要的人性论其实是“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韩非子学派的人性论则存在早晚期的不同,以韩非子主张人性恶,并不确切。应重视历时性地分析先秦诸子思想。  关键词:商鞅;商君书;韩非子;历时性;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6.2;B22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2、862X03-0027-007  先秦思想家论人性,由人性出发而说其道理,在当时很流行。孟子说其时是天下言性,儒家内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时至今日,当时的人性大讨论留给人们的基本印象是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申韩皆主性恶。虽然近来的研究对这种标签式的说法提出了异议,如说孟子是人性可善论,荀子是性朴论等,这些研究都非常深入细致,推动了人性论的研究,只是并未取得普遍的认同,对“标签”无法根本改变。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不是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够仔细,而是因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我们有意无意地在用共时性研究法,把思想家的作品平列地视为同时完成的作品

3、,各家都根据相应文本所提供的内容来考察诸子的人性论,据数量上多次重复出现、思想上比较一致或特色鲜明的观点,乃至一定时期、背景下的倾向、潮流而立论,因此,新说旧说,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无法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以致争论不休,商榷不已。是故即便发现思想家的人性论并非如同标签所示,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如何解释这种貌似矛盾、并列的现象,则缺乏令人信服的说法。其实这些不同的想法,是思想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看法,是历时性的观点,并无矛盾。所以很多学者为了崇扬荀子或其他原因,而努力去证明《性恶篇》并不是荀子本人的思想之说,恐怕是不了解荀子一生思想

4、有变化,性恶虽是荀子一时的思想,但并不是他最后的结论。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些思想家的人性论作历时性的考察,不能“关公战秦琼”,争战不休。下面试以《商君书》、《韩非子》为例,来谈谈如何用历时性方法研究其中的人性论。  一、关于研究基础的讨论  历时性与共时性之区别,来自索绪尔的语言学,今日已经是耳熟能详,似乎卑之无甚高论。而且后世材料众多,我们能熟练地按照年谱来排比材料,运用历时性研究法。但是对于材料缺少的先秦时期,则似乎缺乏运用历时性研究法的可能性。因此,即便对诸子书进行年代学、文献学分期,也罕见运用历时性研究法来研究诸子的思想。今天的早期

5、思想研究,多是有意无意地在用共时性的视角看待文献内部篇章的形成,由此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思想家之思想的融贯性、一致性,要让一种说法战胜另一种意见。比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思想家只应该有一种人性论,由此怀疑孟子是否说过“性善”,怀疑《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等等。个中原因之一,当是因为我们没有自觉地用历时性的视角来研究文本的形成,乃至认为不存在这种可能性。然而,追求思想的融贯性、一致性,本身也存在问题,这正是昆廷・斯金纳所批判的观念史研究方法中的三个神话之一:“融贯性的神话”――将研究对象的思想和著作视作一个融贯的整体。[1]  按照历时性的方

6、法来考察先秦思想家的人性论,可以得出不同于以往的结论,推进人性论的研究。循此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专题。  《商君书》和《韩非子》,研究者众多,尤其是讨论两书篇章的真伪、年代,更是详尽,需要分别论述。  很多研究者认为,《商君书》中的很多篇章不是商鞅本人所作。高亨以《商君书》为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著的合编[2];郑良树为《商君书》中的篇章分期,指出《商君书》为商鞅及其学派在不同时代内完成,然后,编纂成书[3];日本学者好并隆司对郑良树的一些说法提出了批评与不同意见[4];近年,仝卫敏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商君书》做了综合研究,认为此

7、书可视为商鞅及其学派的著作[5];最近,尤锐教授又为《商君书》中的篇章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年代范围。[6]  按照余嘉锡《古书通例》之说,子书为学派著作集合。依照近�沓鐾良虿�给我们的启发,古书篇章很多是在流动中逐渐定型的,视《商君书》为商鞅学派的作品更为合理。此说与郑良树的关键差别在于,按照余嘉锡的说法,应当认为《商君书》中的篇章,师弟子之说不分。根据古书成书的情况来看,篇章的主体部分之成书时间,并不等于思想来源、定型的时间。[7]因此,像高亨、郑良树等判定《商君书》成书年代的方法与观点,本文难以完全采用。仝卫敏的意见可作参考,但其考证方

8、法仍然比较传统,严格区分了商鞅作品和其后学作品,此外还有杂篇。  《韩非子》的篇章,因为有《史记》等的记载,《说难》、《孤愤》、《五蠹》等一般认为是韩非子的著作。胡适、梁启超等都对《韩非子》中的篇章有过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