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

ID:5822019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8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_第1页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_第2页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_第3页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_第4页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减少文化摩擦及促进民族和解的新举措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一直不断。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以色列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从教育入手,为减少文化摩擦、促进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和解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双语言、跨文化教育即为其中一例。    一、双语言、跨文化教育的背景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岸,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人口598.7万(1998年9月),①居民主要由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构成,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为通用语言。以色列是世界上教育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世界上一

2、流的大学和学者。以色列政府历来重视教育,教育预算一直占政府总预算的第二位(仅次于国防预算)。以色列是一个教育法制国家,在建国后的第二年亦即1949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为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1958年以色列实施了包括对阿拉伯人在内的免费义务教育,并在1978年把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延至16岁。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过去以色列政府对其境内阿拉伯人的教育主要采取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不仅在文化上压制、贬低阿拉伯文化,而且在经济上忽视、减少对阿拉伯人的教育

3、投入。根据犹太复国主义理论,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以色列人。犹太学生和阿拉伯学生历来各自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在学校里希伯来语的地位比阿拉伯语的地位要高,因为在大多数以犹太学生为主的中学里面,阿拉伯语为选修课,而希伯来语为必修课。这必然会导致犹太学生忽视阿拉伯语的学习,不能了解阿拉伯文化,而阿拉伯学生与犹太学生从小缺少交流也会让他们产生隔阂。这种状况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学校能同时容纳两个民族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两种语言和跨文化的教育。以色列政府也认识到,只有教育才能培养来自不同民族(以色

4、列境内有17%的非犹太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家庭的儿童的共同国民意识,以促进社会融合,保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的长期冲突导致双方大量的人员伤亡,这已成为两个民族之间难以忘却的记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减少境内阿拉伯人的敌视,以色列政府在考虑到国家稳定的同时,也将其促进社会融合的政策贯彻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中去。在教育上,以色列政府采取犹太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并举的政策,在全国推广阿拉伯语教育,明确规定阿拉伯语为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阿拉伯语学校所开设的基本课程与希伯来语学校相同,只是阿拉

5、伯语为第一语言,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希伯来语,六年级学习英语,学校的节假日也遵循阿拉伯人的民族习惯。由于政府的重视,对阿拉伯人的义务教育如今已达到普及程度。当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受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有很长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开始资助所谓的“紧迫的教育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不同种族、地区和社会阶层的儿童成就差距的程度和原因以及可能的补救措施;犹太小学和阿拉伯小学教育评估的横向研究;小学4-6年级种族间差别的变化和稳定的纵向研究,等等

6、。到了20世纪90年代,缩小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教育差距以及促进民族融合的教育政策继续得到贯彻和实施。与此同时,以色列政府认识到多元文化政策不仅是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而且对于全体国民来说,也需要认识和理解社会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政治上所面临的困难,培养他们对异质文化、异质语言的宽容态度。而贯彻政府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最好的方式也只能是建立双语言、跨文化学校。    二、双语言、跨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1998年9月,在以色列政府的支持下,非营利性的“双语教育中心”(theNonprofitCenter

7、forBilingualEducation)经过努力,建立了第一所面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双语言、跨文化学校(Bilingual/BicuhuralSchoo1),并谋求在以色列全国建立这种学校。该中心的宗旨是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生家庭以及他们周围的社区能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并通过民主、相互尊重、容忍等价值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和平共处。①双语言、跨文化学校为公立性质,其经费来源于政府投资和个人捐款。学校的创办者认为,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的学生将会在一起共同生活,学生们通过一周5天、

8、一天6小时的接触,真正地相互了解,共同成长。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与其他以色列学校不同的措施,对学生实施双语言、跨文化教育。  首先,教师努力创造有利于犹太学生和阿拉伯学生相互接触的条件,使他们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在双语言、跨文化学校里,犹太教师和阿拉伯教师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让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