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

ID:5822448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_第1页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_第2页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_第3页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_第4页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仙镇木版年画 追寻逝去的年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朱仙镇木版年画追寻逝去的年味  驱车沿着开封市至尉氏县的省级公路南行30多分钟,便到了因木版年画而闻名遐迩的朱仙镇。  朱仙镇早在战国初期就已形成,因朱亥故里而得名。朱亥原是卖肉的屠夫,因勇猛过人,武艺高超,被魏国公子信陵君看中,招为手下战将。朱亥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朱仙,镇名由此而来。宋朝时,朱仙镇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南的咽喉重镇。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大破金兵于此,取得朱仙镇大捷,使朱仙镇更是名声大振。元代贾鲁河开通后,大运河航运货物可通过

2、贾鲁河直接运抵朱仙镇,再由此转陆运至开封。朱仙镇从此兴盛,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通商口岸。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商贸云集,生意兴隆。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朱仙镇面积有25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民商4万余户,成为当时与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湖北武汉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朱仙镇木版年画社    到了朱仙镇,首先要去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年画社建于1986年3月,是政府投资兴建的用于保护、宣传、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机构。年画社位于镇中岳庙大街以北,西侧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飞庙,东侧是镇小学。年画社的旧

3、址是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座关帝庙,成立年画社后新建了东西两排厢房。年画社大门外有两座清朝乾隆年间建关帝庙时雕刻的石狮,精美绝伦,威武雄壮。大门两侧院墙上画有两幅巨大的年画,取自于古时“铜锤换玉带”的故事。  年画社第一任社长姚敬堂老人今年70多岁,尽管人已退休,但他对木板年画研究的程度却一如既往。姚老先生从8岁起,就跟着喜爱木板年画的哥哥姚宗堂学习木板年画,以后逐渐着了迷,没想到此后一生竟与木板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姚敬堂老人对木板年画倾注了毕生心血,谈起朱仙镇木版年画,老人如数家珍。朱仙镇是与天津的杨柳

4、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苏洲的桃花坞等齐名的我国四大著名的年画产地。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朱仙镇木版年画古称“门神”,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常因在夜梦中听见鬼叫被惊醒,失眠致病。大臣们见状心中不安,于是向太宗建议:不如派武将夜守宫门,必能驱逐魔鬼。太宗听后,乃令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全副披挂,彻夜守护。几日后,太宗的病果然痊愈。太宗大喜,但想到总让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策,遂命画工把这两位将军画下来贴在门上,称之为“门神”。从此,“门神”就成为木板画的主要内

5、容。到北宋时期,朱仙镇木版年画日益兴盛。在《东京梦华录》里,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北宋时汴京一带木版年画已相当繁盛,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及财神马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当时,不仅民间木版画在宋都设场印刷十分普遍,就连宋室宫廷也主持开办年画作坊,官办与民办作坊的融合,促进了木版年画的发展。到了北宋末期,由于金兵入侵,京都沦陷,繁荣的市民文化逐渐萧条。大量年画艺人背井离乡,流落外地。汴京的木版年画业从此迁至朱仙镇。从明代中期到清乾隆年间,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业最兴盛时期,当时年画作坊达300余家。到了清末

6、,因黄河决溢,朱仙镇屡遭水患,加之河道阻塞,航道不通,商业不景气,木版年画业也渐渐萧条。民国时期,黄河决口,朱仙镇被淹,木版年画从此由繁荣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才得到了继承和发扬。1986年成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形成了具有定规模的作坊和销售批发市场,年画作坊达到近百家,从业人员300多人。    木版年画的魅力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年关,人们都要买些木版年画贴到门上,贴到灶房、车辆、牛圈、粮仓,以营造祥和美满的过

7、年气氛,表达人民安居乐业、保富平安的朴实愿望。五谷丰登、宅院安全、避邪驱灾,在年画中都能表现出来。  说起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其它木版年画的不同之处,姚敬堂老人总结了五个方面:一是工艺复杂。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木版与缕版结合印刷,水印套色。木版一般厚约寸,根据画幅尺寸大小,在刻印时酌情加厚。雕版分二面,便于画面对称协调。其木版放置墨线(主版)、水墨、水红为镀版块,印刷用纸多采用本地草纸、粉连纸、平边纸、油光纸、宣纸等;二是色彩艳丽。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用色非常讲究,十分注意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多采用青、黄、红三原色,用

8、色总数可达9―10种。使用颜色的配方,采用了我国民间传统的技法,用中药材作原料,使用传统工艺精炼配制而成。如红色是用苏木红熬水制成,黑色是用松烟调水发酵后经石磨磨成,黄色则是把槐米掺明矾放锅中煮成,绿色取自于生铜,青色从葵花籽中提取。用土法制成的颜色印刷年画,色泽鲜亮透明,风吹日晒不会变色。在诸种颜料中,广丹和苏木红还具有药用价值。无怪乎在一些农村,孩子身上长疮以后,大人们总是从年画上撕下一片黄纸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